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带着县城回八零 > 2

2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张文远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宿舍的床上。旁边有一个同学,看到张文远醒了,就慌忙走过来把张文远扶了起来,看到张文远发愣的样子,就用手摸了摸张文远的额头说:“还是有点烫,刚才你晕过去了,学校的校医已经来过了,给你开了点退烧药,水已经不热,快点喝吧!”

张文远接过同学手中的水和退烧药,一口就闷了下去,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反应了。那同学看到张文远喝了药,就把张怎远又扶着躺下了,然后又说:“张文远你先休息休息,我去食堂帮你打点饭,你吃过饭再好好休息一下估计就好了。”

看到张文远也没有反应的样子,那同学又自顾理解了似的,安慰的拍了拍张远的肩膀说:“你也不要太担心,落下的课程,我都记了笔记的,到时候给你看就行了,你赶快休息吧。”说完那同学就从桌子上拿了两个吕制的饭盒走了出去,然后关上了门。

张文远看到门关起来之后,顿时屋子里显得特别安静起来,可是张文远一点都不想动,实在是他现在搞不清楚自己21世纪的张文远,还是现在今年16岁,长河村的张文远。

在晕倒的那段时间里,张文远的脑海里突然多出了一股记忆,那是一个16岁少年的记忆,从刚记事起到现在成为云里第一中学在读高一年级学生,都历历在目。那股记忆逐渐和21世纪张文远的记忆相互融合,张文远想阻止融合,因为张文远有种预感,一旦两股记忆相互融合,自己可能永远都回不去了。

张文远拼命挣扎,可是那两股记忆就像是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着,无论张文远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融为一体。

两股记忆的交融,让张文远分不清今夕何夕,费了好大的力气,强忍着头部的疼痛,才把融合的记忆梳理清楚。

自己以前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高中数学老师,24岁,未婚,家里有父母和姐姐,生活虽平平淡淡,倒也幸福美满。

现在的自己是1979年云里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16岁,家里有:

父亲:张老实42岁

母亲:李桂香40岁

大姐:张文兰20岁

大妹妹:张文乐13岁

大弟弟:张文祥10岁

小弟:张文安5岁

现在家里除了已经出嫁的大姐,一共有六口人,家里住在云里县底下的一个村落长河村,父母祖辈都是农民,一家主要的收入也都是靠地里的收成。

目前家里除了自己上高中,大姐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在家帮母亲做家务,去年时候嫁给了隔壁村的一家人。大妹妹,张文乐小学五年级,大弟弟,张文祥小学二年级,最小的弟弟张文安只有五岁还没有上学。

这就是目前这个身体的家里的基本情况,要问张文远对这个家有什么看法?那就一个字,穷!三个字的话就是,非常穷!

家里现在有四个孩子,三个孩子在上学,最小的一个太小什么也不能干,所有的花销都靠张老实和李桂香两个人黑天黑地的在地里种庄稼忙活得来。

就这钱也是不够的,每年的学费都是大头,家里一年到头攒的钱除去了生活开销,也仅够交学费的。

按理来说,家里已经这么穷了,可以不让孩子们全部都上学,这样家里也可以轻松点。

可是张老实不这么想,自己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在地里刨食刨了一辈子,没本事给孩子们好的家庭条件,可不能让自己的娃娃们在以后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只能在地里刨食。

第二章

于是张老实夫妻两个,咬着牙,硬生生的,把娃娃们都送去了学校。

这在村子里很少见的,村子里的人家普遍都穷,一家几个孩子能有两个上学的就不错了,剩下的孩子就要在家干活帮忙,像张老实夫妻两个这样,把孩子全部送去学校,自己家里地里一把抓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大姐的话,当时张老实夫妻两个,是打算继续让她读下去。不为啥,就为了让自己的闺女以后能嫁个好人家,不会吃不识字的苦。

可是大姐看到父母这么辛苦,每天干完地里的活,还要干家里的活,原主是家里的长子一定要去上学的,家里的弟弟妹妹还小,还需要人看着,于是就自作主张的退了学。

等回到家里,大姐就把自己退了学的事告诉了张老实夫妻两个,这可把夫妻两个气死了,拎着大姐就要去学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