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带着县城回八零 > 74

74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等到第二天,小文安抱着这个小汽车出去和小伙伴们玩,那可不得了了。那群小孩哪里见过这样的玩具,还是解放军开的车的样式,只把那群小孩看的目不转睛。

如今的这时候,当兵热还没过去,人们都崇拜军人,这群小孩子玩游戏大多也都是玩打鬼子,游击战,当八路军这类,对于当军人崇拜的不得了。十个有九个都说长大后要当兵的。

看到小文安手中的小汽车,那是眼睛都挪不动了。所以,当天小文安从外面回来,后面就跟了一大串跟他差不多大的小萝卜头们,小文安抱着小汽车走在前面,神气的不得了。

就像老大一样,派头十足的说:“喜娃子,你先玩,玩好了给大头。说好了只能玩十下,不能多玩!”

“啊!喜娃子你多玩了一下,该我了。”

最后这群小娃子,是被家长们拎着耳朵回去的,走的时候一边被拎着耳朵,一边还不忘回过头来很小文安说:“张文安,明天我再来找你玩!”看的张文远一家好笑不已。

看到小弟的玩具这么受欢迎,张文远就琢磨开了,下次进货就进一些小孩子的玩具吧!古今往来,人们不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容易挣吗?虽然现在人们生活不富裕,但疼小孩的心是不变的,小孩子要是软磨硬缠,估计没几个家长抵挡的住。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逐渐凉了起来,张文远一家也穿上了厚的外套。王文奶奶做的酱豆也摆在张文远家的店里。放酱豆的是个不大不小的缸子,有人买就用勺子挖一些就行。

一开始卖的时候,李桂香还担心会卖不出去。因为酱豆家家户户都会做,冬天没有蔬菜,人们都会做点酱豆或者腌点蒜,好歹冬天嘴里有个味。所以,因为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就担心别人不会买。

但是当一家人尝到王文奶奶做的酱豆后,那些顾虑一下子就被消除了。实在是太好吃了,当即李桂香就自掏腰包买了一些,放在自家的罐子里,早中晚都可以就着窝头和面条吃。

而附近的居民,一开始的确没人买这各家各户都有酱豆,但有一次来张文远家串门,尝到后,当即就买了一些回家,不久就又买了一些,说是家里的大人孩子都爱吃,自己家的酱豆没有这做的香。

就这样,十传十,百传百,酱豆在张文远家店里变得火热了起来,尝过的都说好吃。有人尝试过用同样的东西来做酱豆,但做出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没有王文奶奶做出的酱豆的这个味,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

所以,在张家杂货铺店里,经常就可以看到,有半大的小孩或者妇女捧着碗和罐子到店里,打上一些酱豆回家。也可以看到,巷子里有不少孩子手里拿着窝头,里面夹着酱豆,孩子吃的喷香。

生意好,酱豆自然消耗的很快,差不多一个星期一罐。一罐差不多20斤,一斤一毛五分钱,一罐就是三块钱,扣除给张文远店里的寄卖费,王文家卖一罐酱豆能赚两块多,将近三块钱。一个月那就是将近12块钱。

得知这个数目,王文高兴坏了。回去告诉家里人,王文的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都很高兴。

王文的奶奶抹着眼泪,拉着王文的手,一个劲的说道:“小文啊,咱这是遇到了贵人啊!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咱家有了这个收入,以后你上学咱家也不用那么愁了,你这同学是在帮我们家啊!!”

看着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王文的眼睛也是通红,语气哽咽的说:“爷爷,奶奶,我会好好谢谢人家的,我也会好好上学,以后挣了钱,就买上一个大房子,让您俩以后享福!”

看着最疼爱的大孙子,说以后要孝敬他们,老两口心知自己可能活不到那个时候了,嘴里还是说道:“好,好!我们等着大孙子考上大学,以后孝敬我们!”

王文家里这边温情脉脉,张文远家里也出了一件喜事,那就是大姐张文兰前两天生了,生了一个五斤六两的大胖小子,这是今天大姐村里的人上县城,特意给捎来的口信。

得知这个消息,一家人都很高兴,文祥和文安直嚷嚷着自己当舅舅了,要去看外甥,被李桂香一巴掌拍回去,该上学的上学,该玩的玩去了。

闺女生孩子,当爹娘的怎么也得去瞧瞧。得到消息后,李桂香当即决定现在就去看大女儿,于是从店里拿上一篮子鸡蛋,两斤红糖,五斤大米,五斤白面,还有早就给小孩做好的衣服帽子等。

要不是李桂香一个人实在拿不下那么多东西,估计店里的好东西她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