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高家与英国公府隔着小半个城,轿子慢悠悠的走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到了高家。
英国公府老太君的名帖递进去,高家连忙开了门,又急着去通报里头的太太们,是以英国公府的轿子在二门落地的时候,二门上已经站着好几个穿金戴银,遍体绫罗的太太,年龄相差不大,一脸笑的迎着了。
郭太夫人的轿子帘一掀开,站在中间的一个穿着石榴红色遍地锦衫儿,白色挑线裙子,圆圆脸儿,略微有点富态的中年妇人连忙上前去伺候,一边伸手去扶郭太夫人下轿,一边笑道:"母亲,您慢点儿。"
母亲?哎哟,唐宝云这才真是万万没想到,原来这就周二夫人,二婶娘来着?这场面就有趣了呀。
看到周二夫人这一下,就是唐宝云这个不是那么熟悉古代规则的人,也都明白了先前周四太太跟她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了。
古时女子出嫁后就是夫家的人,是生活在夫家的,唯一有权利不生活在夫家的,只有皇帝的闺女了,而现在,周家没见周二夫人回来,却在高家见到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所以,现在这场面是郭太夫人故意的。她亲自上门,周二夫人是藏不住的,除非她这立刻就出京回去,想要在京城继续呆下去,就不能在高家藏起来。
到底现在还有个理由可以说,可婆母上门来了,还藏着不见,叫人揪出来,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唐宝云连忙去看郭太夫人的样子,见她神情自若,与往日并没有什么区别,见到这个儿媳妇也又不吃惊又不愤怒的,倒显出些高深莫测来,叫人捉摸不透。
那周二夫人高氏当然是心中暗暗叫苦的,她是没想到老太太会招呼也不打,突然上门来,简直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周二夫人一直觉得老太太算是温吞的,而且因为自己娘家的事,贴了太多,就是在周家的儿孙跟前,也有点儿立不起来,自己那一房平时有点什么不周到的,老太太也不计较,甚至是周二老爷带着一家子外放了,七八年不回来一次,老太太也没说过什么。
不是个厉害的,所以这一次,周二夫人也是大着胆子不管那些儿,一径回娘家住了。
没想到才住了几日,郭太夫人竟然就直接上门来了,她当然不敢躲着不见。
周二夫人殷殷勤勤的扶着郭太夫人往里走,坐下来了才又重新见礼磕头,又叫自己的姑娘,也是周家的二姑娘,十二岁的周雅丽过来给郭太夫人磕头,郭太夫人笑道:"这许多年不见,丽姐儿都这样大了呀。"
周四夫人也上前见礼,接着又拉着唐宝云上前,周二夫人也是个嘴头子利索的,见状先就笑道:"这就是侄儿媳妇了吧?哎哟真是好个模样儿,大嫂子真是有福气。"
唐宝云便福身请安,周雅丽也上前问好。唐宝云看了看,这周雅丽的模样儿倒是很有些周家人的模样,与周雅琴有点像,不过神色间就显得有点孤傲的样子,不那么稳重。
郭太夫人看着笑道:"我知道你不认得,特地带过来叫你瞧瞧。"
唐宝云就像周四夫人先前说的那样,只是抿嘴笑着,并不说什么,周二夫人却只装没听懂,笑道:"母亲也太周到了,回头我自然就见到了,哪用特地带了来呢。"
郭太夫人笑道:"我是想着你也脚步娇贵,不好劳动,那就我来一趟罢了。"
这话说的就重了,尤其是当着娘家众女眷的面儿,周二夫人本来就还站着,这会儿连忙上前一步道:"母亲说这样的话,媳妇怎么当得起。"
高家的众女眷都有点坐立不安的样子。
郭太夫人这才沉下脸来,就这样当着周二夫人的娘家人教训起周二夫人来:"我说一句话你就当不起,那等别人说起咱们家来,咱们家又有谁当得起?"
"你在外头这许多年,自己当家做主的,就把规矩都忘了吗?还是说,贵州、福建都是这样的规矩?儿媳妇回来,只在娘家起居,夫家一概不知道,我瞧着,这京城里,除了我们家,大约也没有哪一家有这样的事了。"郭太夫人虽然没有厉声说话,可也一样说的周二夫人涨红了脸,半句话也答不出来。
贵州、福建就是周二老爷外放的这十几年辗转待过的地方。
周二夫人的娘家嫂子连忙站起来打圆场:"这事儿是不应该,不过都怪我,原是因那一日二姑太太到京城迟了,只说天都晚了,回家去自然闹的一家子都不安生,别的也罢了,只是老太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