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回神深思,方知差异,的确老夫思君心切,故将少侠看作了他人,江湖滚滚千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后生可谓……少侠请坐。”
李子仪从他的眼神中便可猜出适才定是由面前的‘李思羽’联想到昔时的李子仪,对方神情里掠过失望复杂之色,知道他已经深信自己并非故人,心中塌实,暗想:若是被人轻易瞧出破绽,那“天下第一妙手”的招牌可就要换它一换了。迎笑上前坐到桌旁空位,左边为天刀首徒林平南,右侧正是嘉州侍郎,边塞大诗人岑参。
王维奇问道:“适才听宋贤弟言下之意,这位小兄弟极像贤弟一位故人,却不知何来故人少友而言?”
宋烨感慨道:“不瞒王兄,这位故人是宋某三年前有缘识得,当时此子年不过十六岁,曾与宋某,太白兄及九龄兄相逢洛阳,把酒言欢,尽兴而谈,因此子年幼故称少友,适才这位小兄弟进来,与之却有几分相似,不过再仔细一瞧便绝对不是。”
王维又奇道:“那是为何?”
宋烨笑道:“哈……我那位少友不是旁人,正是宋某仁兄西剑李云天之子,他自幼习得祖传《九龙剑典》,兼之悟性奇高,昔日虽年幼,但宋某深知此子内力已决不在我之下,瞪别三年,能与邪帝古向羽堪匹敌,可想而之如他在此,宋某怎能感应不到他那深浑雄厚的内力,和王者的剑气,纵使他或可易容,但此点却决瞒不过老夫,故此二人相差的便是灵性气质和内力剑气,宋某方才断言如斯。”
众人大悟,原来关中刀君所言的故人少友便是震国少将军,情剑山庄的少庄主李子仪是也。
李子仪暗呼厉害,果然姜属老的辣,的确有过人之处,幸亏自己早已把先天剑气储于丹田,静而不动;体内又流淌着‘魔性化情功’的内力,以使气质、眼神、功力大异,才使刀君释然再无疑意。
第五章 客栈伏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古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乃古之名城,北有长江天险,曼延千里,易守难攻,东海运航便利,取之不尽,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料想自古迩来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聚此,顺江而来,欣赏西湖美景,品味人间天堂,南国之秋亦有独特优美之处,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色彩不浓,回味却永,比之北国秋来,正道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各尽千秋,截然不同的美。
李子仪乘坐的客船已停泊在杭州的渡口,放眼望去,一抹夕阳辉映下,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运河之滨,雁阵惊han,声断杭州之浦,顿感心胸开阔,意气分发。
杭州西湖天下驰名,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三面云山,中涵碧水;沿湖地带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风雪各有情致。
杭州每一处都像一幅美丽的天然图卷,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尚有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长桥旧月、古塔多情、灵隐佛国。另植三秋桂子、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不愧为人间天堂仙景所在。
李子仪与关中刀君宋烨,王维等各自别过,径行投宿客栈,再过几日便是十月初一的赏菊诗会,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文人定然趋之若骛,空前盛世,唯有早些找到歇息落脚之处。
李子仪独自投宿到蓬莱(朋来)客栈,店名一语双关,甚感兴趣。用过晚饭,因长期路途跋涉,舟车劳顿,早已疲惫不堪,故此提早入房安歇,无暇游览杭州夜景,酣甜入梦。
翌日醒来已过正午,李子仪疲劳尽去,吩咐店家上来一桌美味佳肴,顺便唤小二哥买来两件新衣,准备出游赏菊之用,用过午饭,洗了一桶热水燥,浑身登时舒服轻松,躺在床上欣然合眼,小寐须臾,未想到再次睁开眼帘,夕阳已落,当下换上干净的新衣踏出客栈,来到街市之上。
杭州城街,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林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夜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