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七五同人)大宋小吏 > 第249章

第249章

如是三加之后,要祝酒取字。

礼记说“幼名,冠字”,男子二十岁之后,便冠而加字,朋友们便不再称呼其名,而是称呼字了。这起字也有种种讲究,一般名与字之间有关联,互相表里。

包拯受邀做正宾,自然早有准备,他为云雁回取表字,乃是“逐风”二字。

云雁回瞥见郑苹面上,竟有几分释然。

云雁回这个名字,是因当年云父一去不回,郑苹日夜盼望鸿雁寄回书,因此取名。

包拯取字为“逐风”,则一改其异象,成了云雁逐风,整个名字变得昂然向上,有积极进取之意,姓、名、字之间极为贴合。

加冠取字之后,云雁回便正式成人了,给各位亲朋好友见礼,从此大家可以逐风相称。

云雁回拜见郑苹时,郑苹便抚着他的脑袋,难得掉泪了,“古人说加冠成人,我儿虽是今日加冠,却很早就作为长子,在我身体不好时打理家中事务了。尔父在天之灵……想必也会瞑目。”

云雁回很想抱一抱郑苹,他紧握了郑苹的手,眼睛也有点红,“阿娘……”

旁人看到,都不禁唏嘘。郑苹一提,大家才记起云雁回家早年也困难过,了然还说过云雁回小时候是神童,不过和其他神童不一样,他不爱读书,却爱在寺里帮忙搞经济庶务。

这时大家一想,却觉得分明是迫于困境了,哪有人会放着士不做,反爱的市井中打滚,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多年下来,才成就现今的样子,真是令闻者伤心啊。

云雁回要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定会说你们想太多了好吗?

不过今日,对云雁回的确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从前他也叫云雁回,现在多了个字,这像是他与这个世界更进一步的融合。

云雁回心有所感,转头看了赵允初一眼,就看到这傻白甜正被感动得泪汪汪呢,不禁笑了起来。

第232章 富国qiáng兵

话说包拯被授予参知政事一职, 正式成为副相,这位在原著里可是天上星宿下凡,一直很有使命感,一当上副相,立刻就琢磨着要搞事情。

包拯将公孙策、展昭和云雁回叫去, 这几人可说都是他的信服, 人品也俱是可靠。

“本官既然入相, 有件事定然要做。” 包拯严肃地说。

云雁回忙不迭道:“我知道我知道。”

包拯“咦”了一声,“逐风怎知?说来听听。”

云雁回严肃地道:“相爷也老大不小了,一直忙于政事,无暇成亲, 咱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倘若相爷放心, 这件事就jiāo给我们了!”

包拯:“……”

公孙策和展昭都暗笑起来。

“jiāo给你, 你想做什么啊?”包拯指了指云雁回, “你这个人啊!”

云雁回连忙做虚心状:“相爷请赐教。”

“本官以这样年纪入相,实乃官家信任,这几年在开封府,本官也有一些感悟,”包拯看了云雁回一眼,“因此想要献策建言,你三人各有所长,因此叫你们也来参详一番。”

说罢,包拯拿出一份文书,足有一指厚。

公孙策笑呵呵地道:“逐风也是玩笑之言,相爷说,咱们仔细听着,有力出力。”

包拯点点头,说道:“前不久,咱们将东京整肃一新,这一举花费了数年来完成。治一府尚且如此,何况一州一国?说到底,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其一,我朝多州皆是民风悍qiáng,绿林、劫盗之辈甚多。其二,重文轻武,冗官冗军,军士虽多,却众多老弱或jian猾之人,京中厢兵尚且如此,何况他处?

“劫盗之辈,多是因无事可做产生,也有只为欺压百姓的。这冗军呢……”

说到这里,包拯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如何说。

云雁回接道:“是历史遗留问题。”

包拯一想,还挺准确,于是点头道:“不错,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因宋朝开国之初,就忌惮武将,一直到现在都重文轻武,但是边境一直战事不断,又得养很多士兵保持战斗力,因此兵多却不jīng,整个军队系统都比较混乱。

包拯虽然是文臣,但是并不轻视武将,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弊病。

包拯又道:“先时,朝廷也曾有令,使这些无业游民入军,然则,反而促使了很多人在军中学习到一些技艺后,便再次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