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几个宫人跟在马公公的身后,每个人手里还捧着东西,上面用红布盖着。
这阵仗惊到了所有人,死死困住萧权的齐家家丁下意识松了松手,还自觉远离了半米,好撇清关系。
马公公瞥了这些人一眼,又见他们面露心虚之色,便冷冷地白了他们一眼。
萧权上前一步,拂袖而跪。
圣旨到,如同皇帝亲临。
齐七少一哆嗦,和村民们一起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动都不敢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魏四十一年,京都恩科乡试,是京都才子萧定高中榜首,特此诏示天下!举国同庆!钦此!”
此时,幸好萧权有知识傍身,知道古代有接旨规矩,否则他高喊一声臣接旨,恐怕刚中榜首就因为礼数不周被杖毙了。
古代接圣旨有些许麻烦,需要三跪九叩,礼数一丝错不得。
只见萧权行礼道:“恭请圣安!”
“恭谢天恩!”
“永服辞训!”
每说一句,叩头一下,口喊万岁一下。
马公公赞许地点头,萧家公子不愧是名门之后,礼数竟一丝没错。若是旁人中了榜首,忙慌忙乱不说,连行礼之事都因为激动不到位。
在众人傻愣看着的时候,萧权游刃有余接下来圣旨。
“萧解元,这是陛下给你的赏赐。”马公公将萧权扶起,命人掀开红布。
“赐端砚一方!剔红云鹤毛笔三支!宣纸百张!黄金二百两!”
众人都惊叹于黄金百两,看着那亮闪闪的黄金目瞪口呆。
萧权却对那方端砚失了神。
黄金不稀奇,这方端砚却是极品,哪怕放在现代博物馆,也是一等一的精品。
端砚乃石砚之首,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上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颇受文人学士青睐。
除了端砚,毛笔和宣纸都是古代之精品,贵族都不一定用得上。这一次的赏赐,皇帝投其所好,加以期望,是用了心的。
“谢主隆恩!”
马公公一脸和蔼,“萧解元,正好老奴也口渴了,萧解元可否赏杯茶喝?”
喝茶是假,马公公倒要看看天子脚下,何人如此嚣张,敢闹上萧解元的门!
“公公请。”
萧权有礼地侧身道,马公公点点头,大步走进了里屋。
齐七少跪在地上,一见马公公进来了,吓得往旁边挪了挪。
萧权煮了水,沏了茶,端过来道:“公公,一杯粗茶,请。”
跪着的齐七少本来眼睛都不敢抬一下,他低下头,脸都白了,只求马公公不要留意自己。
齐家那点身家,别说惹不起秦府,如今看来,怕是连萧权也惹不起了。
马公公喝了一口茶,视线一偏,道:“你是何人?”
齐七少吓得一抖,冷汗直飚,汗水都濡湿了衣裳。
“小的是……是萧解元的邻居!”
“邻居?又是打砸,又是抢人,”马公公阴阴一笑:“什么邻居敢在萧解元家中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