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刘子峰自然收在眼底。
他微微勾唇,没说话而是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摇了摇手上的扇子,笑道:“此技,足以当我汉室兴盛之宝。”
“是也!”
“如此精白之盐,可有大用!”
“若是将其推广,我蜀地产盐数量可翻倍增长!”
大臣们纷纷附和。
“敢问陛下,此井可有命名?”离开灶房后一个大臣忽然问。
“此井乃陛下所想,当由陛下为之冠名。”
“陛下以为,此技当冠以何名?”诸葛亮忽然笑眯眯的问刘子峰。
刘子峰眼睛转了转,最后硬着头皮说:“卓筒井。卓然之卓,竹筒之筒。”
他害怕这群大臣会给这个井取个奇怪的名字,比如叫“阿斗井”。所以他直接就把这项技术本来的名字搬出来。
“卓筒井?”诸葛亮眉头微动“陛下为何取此名?”
刘子峰笑着,摇头晃脑的解释:“卓,有言:卓,高也。此井深数百尺,若以脚踏之处为地,地下为天,翻转观之,深亦可为高。故此井高且直,当为之卓!”
顿了顿,他继续道:“以楠竹为套,楠竹为筒,井口径不过一尺,是为其的特色。”
“故,朕愿称之卓筒井。”
刘子峰当然不能说这东西是因为传说一个卓筒的人搞出了这个以楠竹套井的技术,所以叫卓筒井。
传说可不可信不知道,但他知道到要是自己说这东西跟一个叫卓筒的人有关,诸葛亮这些人反而会怀疑。
毕竟以前的刘禅就是个天天关在家里的小金丝雀啊!身边一大群人盯着,他去哪里认识一个叫卓筒的人?
所以刘子峰直接闭着眼睛瞎解释一通,他也不期待说这些人都能赞同。
反倒是诸葛亮点点头,似乎很满意君王的表现:“卓筒井,甚善。”
“甚善!”大臣们附和。
【九五看书网 】官网:www.95k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