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过程当中发现,楼层的标注不对。
一楼的墙壁上有一个写在圆圈里面的一字,二楼也有一个写在圆圈里面的二字,可是等到三楼的时候却完全没有一个写在圆圈里面的三字。要等到爬到四楼的时候,才会在原定应该写着四的地方看见一个三字,园冶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不是楼层标注的这个只是排出了错误,但是很快,早就已经在这住宿舍楼里面居住了好几年的学姐却告诉他们,爬楼梯的时候所出现的那个第三层,在楼层计算的时候从来也没有被计算在内。
明明那里还有一层楼,但是不管是楼梯间里面的楼层标注还是电梯间里面的电梯停靠,都完全忽略了那一层楼,这样的一种情况其实是让人感觉毛骨悚然的。想想看,从建筑物的外层根本就看不到这一层楼所拥有的窗户,但是在爬楼梯的时候却可以明显的看到能够进入着一层的门扉,园冶他们当初是真心把自己给吓到了,还以为是不是学校里面出现了什么灵异事件。
但是事实结果却并不是这样。
宿舍楼所拥有的一楼和二楼对外开窗户,就是为了方便学生们在这两个楼层用餐。而楼梯间里面明显存在者的第三楼,之所以根本就没有弄出窗户来,完全就是因为这一层全部都是仓库。
食堂的工作人员是能够通过楼梯间里面没有标注楼层编号的那一扇门进出这个楼层的,但是普通的学生却不能够进出这一扇门,这一层完全没有开出任何窗户来的三楼,正是因为建筑物外墙所拥有的、最下方几层楼之间的窗户间隔病不相等的缘故,所以才会被用数窗子的方式来确认建筑物到底有几层楼的人给忽略过去。
由于学生们根本就不能够进入三楼,所以在进行楼层标注的时候,校方干脆就跳过了这一层楼,反而把四楼写成了三楼,位于上方的楼层也全部都做出依次修改,于是,园冶他们的房间门牌号虽然说他们住在八楼,但是其实真的爬起楼梯来就会发现他们住在九楼。
这样一幢普普通通的宿舍楼,通过从建筑物外侧数窗子的方式都完全能够弄错楼防所拥有的具体楼层到底是多少,因此可见,这种单纯凭借自己的视觉去判断一座建筑到底有几层楼的做法并不准确,而位于平遥古城的这一座警报楼,情况就是一样的。
面对着中国古代建筑物,想要确认一座楼到底拥有几层楼,一方面可以选择数窗子,另外一方面则可以选择数屋檐。
有些楼阁将自己建造成为了四面透风的亭子模式,或者说干脆就在建筑物的四面环绕起环形的围廊,但是哪怕围廊和亭子都不具有窗子,这种建筑模式还是能够让人确认这个地方存在一层楼的。
除开上面所提到的这种数窗子的方式,数屋檐同样也能够达到弄清楚一座楼到底有几层楼的目的。
中国的很多股建筑物,尤其像类似于宝塔这样的多层建筑物,他们每一层都会有一个屋檐,往上爬一层就会见到一个新的屋檐,最顶上的屋檐不管拥有几重檐,也全部都按照只有一层屋顶进行计算就可,清点下来一座建筑物到底拥有几层屋檐,那么这座建筑物就有几层楼。
但是,不论是想要通过数窗子还是数屋檐的方式来确认平遥古城中心的这一座警报楼到底拥有几个楼层,都是根本数不清楚的。不管使用两种方法当中的哪一种,从建筑物的外观来进行清点,都只会认定这座建筑物有且只有两个楼层,但是事实情况却是,这座建筑物其实拥有三楼。
建筑物得外观上没有任何明显的特征能够让人判断出一楼和三楼之间还夹着一个二楼,但是只要选择走建筑物内部的楼梯就会发现中间还有一层楼,这样一种看似只有两层楼但是却有三层楼的建筑模式,就是这座警报楼最大的特点。
没有做成四面开场的亭子模式,也完全没有做成在建筑物的外侧环绕一个围廊的形式,可以说是与外界的空间相断绝的二楼,其实就很像园冶当初所居住的那座宿舍楼所拥有的三楼。
(还剩1000字,明早起来写,我先睡了。)
把位于中间的几进院完全复制下来,左边来一次复制粘贴,右边也来一次复制粘贴,类似于把平行排列在一起的几座一模一样的院子进行了合并,两两之间共同使用一道墙面,这样并列在一起的几个院子,东边的就叫东跨院、西边的就叫西跨院。
中国的古建筑物一般不搞偶数对称,也就是说建筑物所拥有的中轴线一般会穿过一个房间,随后让这个房间左右重合,而这个房间的左右两侧,则对称分布开去其他更多的房间。
以最中间的那一间为尊位,因此不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