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兰陵风流 > 419 第四一九章 人间一直在做

419 第四一九章 人间一直在做

”他语气又一顿,“就算改用能晶,这消耗,也是不菲的。”

能量晶石对农户来说是只可闻不可买的昂贵品。何况不是一次性投入就完了,能晶是消耗品,用完了要补充,属于持续性高投入,即使是农户中的上户,买得起也养不起。

要说实在话,太虚公就觉得,这种插秧傀儡和能量农机一样,是农机中的奢侈机,不是农户人能消受的。

李太虚家里也有大田庄,因为皇族宗室要有“引领担当之范”——这是高宗皇帝在《皇族宗范》中定下的条令——但凡朝廷推广新作物、新农机、新机器,拥有五百顷以上田地、一千万贯以上注照资产的工场的皇族宗室都必须首先担当“用新”,其次是世家,太虚公家的大田庄使用的就全是最耗钱的“能量农机”,其中以能晶石驱动的最贵,光晶板聚太阳能驱动的次之。

但对太虚公这些“担当用新”的大田主来说,使用能量农机的成本远高于使用劳力或畜力的成本,虽然购机时有朝廷返回的能量农机补贴,每年还有能量晶石补贴,种植谷物也有补贴,但一年下来总的各地收益与以前雇农使用人力、畜力农机的收益相比是降低了。

只不过,这种“亏损”是以另一种方式——大量失地又失雇的农户涌入工场,以扩大生产的规模效益,翻倍的赚了回来。

但这是出身皇族、世家和权贵的大田主,还有亿万家资的巨富豪商,才能开办以千万贯注资起步的大工场。农户人家,就算是拥有百顷田地的上户,几个能有千万贯家财?办个中等工场也至少要拿出几百万贯:纵然有钱,也是在田里。要开办工场,那就得卖田了。田卖给谁呢,那还是流向了皇族世家权贵巨商这些非农户的“大田主”。

再说回能量晶石,虽然帝国对此的研发已经持续有将近两百年,能源净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不断降低了能晶石的价格……尤其前几个月,煤晶石降得最猛,太虚公听经管田庄的孙子说:一下降了十倍,用能晶收割机收割十顷小麦,用掉的煤晶石还不到五十贯,比起夏收用的光晶板收割机还要便宜。——但这个“便宜”是相对“大田主”而言,对普通农户来说这种价格还是消受不起。

就太虚公知道的,下等农户还是靠劳力,用人力农具;中户一般是几家合租共用三牛五牛的中小型畜力农机;田多的上户多是用五牛以上的中大型畜力农机,只有天气突变导致播种收割紧张,连畜力农机都不够用了,才会去县里的司农局临时租用能晶农机顶急。

太虚公看得透彻,能晶农机就不是为农户造的。这种新造出的晶石傀儡,想必也是给拥有丘陵山地田多的大田主用的。

太虚公思量间,李毓祯已经吩咐宫人开始。

傀儡的脑袋方正,上方是一排排的按键和旋杆。宫人先以行走键和旋杆的方位设置,操纵傀儡走上田垅,进入相邻的水田,行到水田一角待命。

李毓祯和李太虚也已经立在了水田边。

宫人按下“禾”键,开启插秧命令,而旋杆未动。宫人解释,“插秧间距和行距都是标准的,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要稍密或稍疏,这时才调旋杆,一般都不需要动。”说话时傀儡已经动作,左右手同时抬起,从胸前的秧苗箱拣出秧苗,双腿一蹲,两手同时栽落,成秧。

太虚公“嚯”一声,这动作!比弯腰插秧快呀。但人却做不了,重心不稳一屁墩就得坐田里去,九十度垂直蹲,谁受得了。

这时节当然没有秧苗,傀儡插的是替代苗,但不影响试栽的效果。

宫人解说道:“插秧的设置是遇高过足面两尺的阻碍就停,插到田尽头的田垅时,傀儡就会自动停下,转身,回插一行。如此往复,直到栽完一田。”

李太虚眼见那傀儡插完一行就转身另起一行,不由叹道:“果然是人形傀儡啊,比机械就是灵活。”

像能晶驱动的自动插秧机,那也需要操作者操作,行进、落苗、停止、转弯,都需要人为控制。而这插秧傀儡放进水田就不用管了,直到一块田栽完。还不需要像操作能晶农机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且一人一机。这种傀儡一人可以看十台,只要会认上面的键、能辨识刻度,腿脚快就能担当。

这样的插秧傀儡,价格同类的能晶农机高,也是说得过去的。不过——李太虚还是觉得,他不会买,如果价格高过太多。

李毓祯看了一会田中傀儡的操作,说道:“这种傀儡不算复杂。插秧的动作简单,类似播种、收割这些农活都不算复杂,只是简单动作的重复,消耗人力。这种傀儡的构造不需要复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