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女儿下手忒狠,这右手可是握刀的手。
晚宴散后,三人一路回到东宫,分道时李毓祯说要送萧琰回宜秋宫,萧琰说:「不必了。」李毓祯一脸严正,「你受了伤一人回去我不放心。」萧琰木然着脸看她。李毓祥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姊——姊,你说这话亏心不。
李郡王反应机敏,拔腿就走,「姊,悦之表姊,我先走了。」这个热闹他可不敢看,没准就遭池鱼之殃啊……
萧琰才不相信李毓祯好心送她,「你又打什么主意。」
「看到这灯没?」
李毓祯伸手拿过关夏手中的宫灯,提到萧琰的面前,「这是技研院的新应用,因为造价没降下来,宫里只暂时造了提灯。」随意的就转了话题。
萧琰早前就注意到了,这宫纱灯笼里点的不是蜡烛,也不是海鲸海豹松脂油,以及在军中使用的纯净煤油灯,而是一个圆球的玻璃泡里几根细金属丝在发亮,玻璃泡底端是金属头接着电池盒。
「这是电能灯?」
她并没有太惊诧,电发光这是很明显的规则,没见闪电么,难点在于人工造电,并将电弄出光来,估计是灯丝的作用,她问到关键:「能燃多久?」
李毓祯将这盏八角流苏的宫灯递回给关夏,说着实验数据:「大约是九十个时辰。」
萧琰算得很快,「按一晚上照四个时辰算,还用不到一个月。」她摇了下头,「普通人可用不起。」李毓祯说灯,肯定不是说显贵用的灯,以她太子的身份,那就是说的国计和民生。
李毓祯道:「是不便宜,比荧光石还贵。」
她靴子落在青石路上,轻而平稳,「荧光石倒是最方便,但要用法阵聚合光能,这就不适合推广了。除非,咱们有几百万的术道学徒……或许,以后可以实现。」这就涉及到术道的普及了。「这种不需要耗费天地元气的法阵,还是可以大量制造的。」李毓祯缓缓说道,「当然这个话题远了,咱们先不说。」
又说回来:「电能灯确实贵,但技术可以改进,灯丝还可以再研究寿命更长的,成本可以降,当降到和煤油灯差不多,民间就能广泛使用了,最重要的,不是术法,民间工场就能造。」
李毓祯负手而行,「官家工场不能什么都造,研究、
应用、机密、高端,这才是官家要造的,低端中端的、不重要的,都放到民间,这也是计然学的道理,国富从民富。」
萧琰点头赞成,敏锐问道:「你是说,电能用到机械上?」——在李毓祯心中,照明只是小事,这才是高端应用吧。
「嗯。」李毓祯道,「黄河上面,已经在建电站了,用线缆输电,不用电池组——电力太小,除非是聚合成电能石,但这又涉及到法阵了。」技道与术道要结合,但也要先走出自己独立的道,理论才能成体系发展,不然,中间就要瘸一部分,不利于理学的独立。
「利用水力落差和风能,都能产生电,这些合适的地方就可建电站,向工场输送电力。但线缆短途输电还可以,若是长途,无论架设在高空,还是铺设在地底下,都不太平。」她说着又一笑,转脸看了萧琰一眼,「要是朝上讨论,又得说武道之害了。」
萧琰嘴角微抽。
这个不太平能说谁?
普通人能破坏电缆?
当然是指破坏力大的修者。
虽说朝廷对武斗切磋有管制,还有专门场地,但这避免不了随时发生的野外之战,剑气刀风拳风过去,没准就把高空线缆给断了;还有修者的修炼,晋阶,都有可能造成无意的破坏,到时候人一溜烟跑了,找谁负责?
工场的机器正运转着,忽然咔嚓停了!——这就是咔嚓钱啊。
如果是重要的生产不能中断那就更糟了。
要养多少维修工专门来修线缆?
萧琰想想这场面就觉得不美好,那就是天天掉钱天天扔钱啊。
那些文人士大夫常说武道为害之大,反对朝廷普及武道,说民间有武力就生乱,这话也是对的,凡是修武多的地方,那里的官府治安力量就得加强,譬如州道的辑事厅十之七八招募的都是武者。
但就因此要废弛武道那肯定不行。
那就是高宗皇帝说的,因噎废食了。
文武并行,这是国策。
电缆容易遭破坏,那就另想办法。
「可以造成晶石么?」萧琰出主意道,「那种高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