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中江烽火 > 正文 第十四章

正文 第十四章

为了开辟新的战场,陈启亮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指示精神,团长陈启亮与杨芸只过短短的三天的夫妻生活,便匆匆地和妻子杨芸分手了。这天,在新房里,妻子杨芸紧紧抓住丈夫陈启亮的手,眼含泪水深情地说:“你这一走,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见到你,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好吗?”看见妻子伤心的样子,陈启亮心里很难过,于是安慰妻子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在家更要保护好自己,我真的对你有些不放心,没办法,我也不想离开你呀!”说着,在妻子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大步走出了家门。这时,部队已经在外面集合完毕,就等团长陈启亮一声令下了。

谭副司令员,司令部的有关人员,以及三团的王刚团长等各部队的首长早早地来到了欢送的人群中,他们是专门为陈启亮和独立团送行的。

见陈启亮走过来了,这时,谭副司令员对陈启亮说:“陈团长,你只管安心打仗,你的妻子杨芸我们会好好照顾的!”说着,用手拍了拍陈启亮的肩膀,然后沉思了一下,走开了。这时,陈启亮发现谭副司令员的眼角红红的,难过的表情使人历历在目。随后,其余送行的人员与陈启亮,张彪等一一握手告别。如此欢送的场面令陈启亮的心头掠过一丝悲凉,以及难以压抑的伤感。他强忍着心中的泪水,迅速跳上马。

在马上,陈启亮整了整身上崭新的军装和帽子,真诚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脸上露出了难以察觉的笑容。在马上,陈启亮在人群中忽然看见了妻子的身影站在欢送人群的里,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见此情景,陈启亮的心情格外难受,,此刻他举起了右手向远方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自己心爱的妻子告别。

此刻,欢送的人群如潮流一般涌来,城里的老百姓聚集在街道两旁欢送新四军奔赴新的战场。新四军的队伍在整齐地向城外开赴,此时,许多老百姓在路旁拉住战士的手,有的上前向战士们的口袋里,手里塞鸡蛋和馒头,有的向队伍挥手致意,还有的在一旁流下了不舍的泪水。正当,陈启亮调转马头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来到了陈启亮的马前,双手把一朵大红花递到了陈启亮的手中,激动地说:“陈团长,这是一支胜利之花,你把它挂在胸前,希望你们勇敢杀敌为江南人民报仇雪恨,江南人民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拿起老人送给的大红花,陈启亮即刻挂在了胸前,然后,对老人说:“你们放心,新四军是专门打鬼子的部队,我们一定会给死去的江南人民报仇雪恨!”说完,挥鞭叫了一声“驾”便消失在长长的队伍里。

此刻,杨芸看着自己的丈夫骑着马就这样走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杨芸忍不住落下了伤心的泪水。她蹲在地上还是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这时,一旁的护士安慰着杨芸,之后,护士的劝说下,杨芸停止了哭泣,然后擦了擦眼泪一起向医院的走去。

一路上,陈启亮率领的新四军不敢走大路,而是翻山越林,沿着崎岖的山路,经过一路艰苦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预定地点——红花山一带。这里山高林立,树木繁多,此山离鬼子驻扎的据点也不是很远。山下有一座村庄叫红花村,因山得名。村庄里大约有几十家住户,人口有数百人。这个山村一直被鬼子所占领,是日战区,鬼子经常到这一带活动,时常骚扰这里的百姓,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因此老百姓对鬼子恨之入骨,敢怒不敢言。

部队临来之前,新四军部队有关领导向陈启亮简单地介绍了红花村的基本情况,因此强调指出;红花山一带的大阳岭,小阳岭,是敌后通往敌前的大门,也是通往江北和皖南大后方的交通要道,它关系到新四军能否在繁昌城立足脚和争取胜利的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另外指出,红花村的村长是我们的人,到这里后一定要想法设法与他取得联系,并通过他了解这里的情况,以便开展军事斗争准备。

到达红花山安定好部队之后,陈启亮顾不上休息立即带领二名警卫员下山来到了村长的家中。

村长叫张根来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了,村里人大都习惯叫他张老汉。因为人缘好,口碑也不错,又是村里的长辈,因此在村里人的大力推荐下当了这个村长。鬼子本想不要张老汉当这个村长,但看实在没有更好的人选,在加上村里人的极力推荐,没办法只好叫张老汉当上了这个村长。但鬼子一再告诫张老汉不许为新四军做事,只能为皇军做事,否则就会杀他全家。

其实,张老汉根本就不想当这个村长,一开始便拒绝。他知道当这个村长就要听鬼子的招呼,为鬼子做事会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