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 第100章 旨意到达

第100章 旨意到达

曾自居,有百姓也是知晓飞虎与建文余党的关联的。

在昭告中不能一五一十提前说清楚,一旦被别人说出,他们就被动了。

更何况这也都是实情,没什么不能讲述的。

两天时间完成这些,第三天秦锋便和朱高煦一道上了北平街头。

他们此次出来的任务,除了解决叫飞虎马匪,还要对北平做出考察。

至于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即便不说出来却也是心知肚明的。

不就是为将来的迁都做准备吗?

即便不是朱棣的这个旨意,秦锋也要去北平瞧瞧的。

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没来得及瞧瞧他北平的房地产呢。

进了北平城,秦锋倒也没着急去他房地产,而是与朱高煦漫无目的的行走在北平的街头。

现在的北平早已褪去了昔日元大都的风采,并没有想象当中的繁茂。

北平毕竟是朱高煦长大的地方,到了北平朱高煦主动介绍,道:“北平是前元大都,在北平元贵族占据一直颇大,在中山王打到北平之时,这些贵族大多都跑了,前元好战,人口损失本就一直很甚,统治近百年一直在外征战,后来几年义军突起,人口折损更大,期间还有赋税沉重,天灾频发等问题,百姓一直没能修生养息,人口自也没机会得到繁荣。

在父皇就藩之后,有大量军卒家眷跟着过来,尽管父皇一直都在努力让北平百姓得到修养,但因需防备北元残余,皇爷爷几次北征,北平处边塞要地,出粮出兵那是必然的。

在后来到了靖难之役,北平以一城之力支援父皇打了四年,经济和人口损伤一直都很严重,这才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肯定是不足以把北平的元气补起来的。”

这些问题,不应该不在朱高煦所关切的范围之内吗?

瞧着秦锋的诧异,朱高煦摆摆手,带着些不耐烦,道:“这是丘叔他们探讨的时候,我听了一嘴的,说的对不对的,你自己看着办,反正对这些东西我是不知道。”

就说嘛,朱高煦什么时候转性了,竟会关心起这些东西来了。

朱高煦解释,秦锋不再多言。

人口的确是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丘福这些人在北平驻守了那么多年,对北平的情况应很有所了解的。

既然他们这么说了,应差不了多少。

之后,秦锋和朱高煦一路行走。

人群不够熙熙攘攘,沿街的铺子倒是不少,但真正开门的没有多少。

很明显,这是因人口限定了商贸的发展。

商贸发展不起来,那财货便很难流通起来。

财货流通不起来,百姓手里也就没钱了。

百姓不富,依靠百姓赋税的国家又如何能够富裕。

国家不富裕,又如何强军练兵?

转了几条街,情况都差不多。

不过虽如此,但百姓的精气神倒是很足。

货郎眼界叫卖之声热情洋溢,一看就是对生活有奔头的反应。

另外,治安应该也不错。

有的摊贩,放任自己东西不管,直接跑到旁边几步开外闲聊了。

这若不是因治安好,他那东西可不知道被卷走多少次了。

总的来讲,整个北平除了人口限制了商贸的发展,其他一切都能算得上是一国之京必有的。

不仅如此,各方面的情况比一个国家的京城所需还要好上不少。

不得不说,朱棣在北平任藩王的这几年,还是颇有成效的。

该瞧的瞧过之后,秦锋便带着朱高煦去了他的房地产。

这里距王府有些距离,却就在重新规划出来的皇城根下。

将来一旦迁都,这里绝对是寸土寸金之地。

秦锋笑着,道:“殿下,要不臣在这里给殿下留一处宅院?”

不提前预定,迁了都,这里想买可都买不到了。

“不要,本王要去去皇城住,要不就出去就藩,谁爱你这里的房子就要去,反正本王指定不要。”

这话可就太大了,哪能不是一就是二。

万一还有三,不给自己留给余地,将来后悔可也来不及了。

朱高煦不要,秦锋当然也不会拿着自己的东西强迫。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可是清楚知道朱高煦解决的。

历史上,他很长一段时间,是既没当上储君,也没出去就藩的。

当时朱高煦嫌弃云南条件艰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