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的社会这套已经行不通了。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去照顾一个近百岁的老人,本身就不科学的。
如今人类的寿命相比古代要长很多。随着科技、医疗、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进步,往后的人类活到一百岁以上定会是常态。
如果所有人都依赖“孝”字去实现养老,那得到的定是怨声载道,不合逻辑,甚至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后果。
照护就是用一个人的生活去换另一个人活着,被牺牲掉的那个人原本可以工作创造价值,提供生产力,却都因为需要照护老人而停止。
社会多一个老龄,就会少一个壮年。
这会让本就缺少青壮年的社会更加迟暮。想要科学养老只有借助养老机构才能真正的改善。
施杞心里那要开养老院的理想也在此刻越来越具象,越来越清晰。
施杞醒的时候家里又多了一个人,是个男人。他穿着黑色的轻羽绒,平头,眼泡有点发肿。
他是胡阿姨的儿子,刚请了假过来,正准备陪着母亲带着外婆去医院。
老人一共四个儿女,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大是大儿子,已经七十八岁了,胡阿姨是老二。
胡阿姨有个弟弟,几十年前就去了国外,妹妹是前两年突然病逝的。胡阿姨如今能商量和依靠的只有自己儿子和哥哥。
她的丈夫一开始还会管,时间久了也管不动了,现在就是每天在家里做好饭给胡阿姨送过来。
胡阿姨早晨给哥哥打了电话,哥哥毫无头绪,还反过来问胡阿姨该怎么办。胡阿姨只得打扰儿子,儿子支持送医院检查。
胡阿姨没想到儿子会在这时候赶过来帮忙,此刻她正将洗干净的茶杯里倒上水递给儿子。
男人接过杯子让母亲坐下,“你歇歇,我来了你别忙了。”
“哎呀,这边有家政公司的人帮忙的,你请假干什么。”
“没事啊,去了医院还要跑上跑下的,你一个人我哪块能放心啊。”
“那你请假领导怎么说啊?”
“我都快退休了,本来事情也不多。”
施杞听着对话不禁想到,眼前这男人的孩子即将体会到的,将是上有老有老有老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