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7年(楚王良十四年)秋天,楚国前后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六次北伐,终于在这一年的秋天,攻灭了中原大地剩下的最后一个诸侯国——秦国。~x/w+b!b′o¢o?k_..c/o`m,
至此,整个中原大地都被楚国统一起来。
华夏族裔,归于一统!
按照熊午良的指示,无论是进驻各地的楚国士卒,还是远派天南海北的官吏们,都秉持着同一个原则——楚国不是六国的征服者,而是六国的解放者。
而北方六国的平民在经受了六国统治末期的疯狂压榨之后,现在,处在楚国的统治之下,只觉得楚国实在是太亲切了……
中原大地,从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得以长治久安。
曾经千百年来,燃烧在这片古老大陆上的战火终于平息了……漫长岁月的征战,衬托出了眼前的和平是何等的宝贵。
为了尽快恢复北方地区的国力,楚王在一统天下后的第二年即下令:举国上下休养生息,将大楚的农税,降低至什五税一。
天南海北,万千平民欢呼雀跃,感念大楚王恩浩荡……曾经的战火纷争已经远去,整个华夏大地都在飞快地繁荣起来——
从繁华的都城,到偏远的乡村,处处弥漫着安宁和富足的气息。百姓不再为战乱所苦,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田间地头,农夫们辛勤耕作,麦浪滚滚,稻谷飘香,人口迅速增多。咸鱼墈书 耕新罪全
随着天下一统,各国之间的官道都被联通起来,并且得到了进一步修缮与拓展。
各地之间的贸易壁垒被打破,商业活动愈发活跃——南北舟楫往来不断、庞大的商队穿越崇山峻岭,跨越大江大河,络绎不绝。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北方的皮毛、马匹、药材,都通过运河与陆路交通网络,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地。
在曲阳书院的努力下,海船的规模和性能逐年提升。坚固的船体、先进的帆具、精准的航海仪器,使得航海更加安全、高效。
不止【琅琊】——越来越多的沿海港口城市,如明珠般点缀在大楚漫长的海岸线上。
商船频繁进出,桅杆如林,帆影如云。异国的珍宝、香料和稀有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
……
一统天下后的第一年——公元前286年(楚王良十五年),熊午良认为自己的功业已经超越了上古的三皇五帝,于是决意用一个全新的称号来给大楚帝国的统治者命名。
在召集大臣们简短地商议之后,将‘皇’与‘帝’这两个尊称相结合,号为‘皇帝’。
从此,‘皇帝’二字成为了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独有的、至高无上的称号。
熊午良自号为大楚帝国的‘始皇帝’,史称楚始皇,同年,改年号为‘始皇帝元年’。
同时,熊午良开始大封麾下功臣——
令尹屈原,封‘宁国侯’。-0?0?小¢税?旺. ′埂·鑫¢罪/全?
大将芍虎,封‘定国侯’。
乐毅,封‘安国侯’。
慎到,封‘威国侯’
原西平君洪石头,擢升为侯爵,封‘西平侯’。
原昌海君温蚺,也同样擢升为侯爵,封‘昌海侯’。
再加上已经被提前封侯的常宁侯召滑——
楚国,一共有以上七位侯爵,史称‘开国七侯’。
除此之外,熊午良还将小黑、黄武、阴喻、石二、宋昱、钟华等人都封为‘君’爵,再加上武军、禁军之中的许多功勋卓着的老将……楚王一共封了三十五位新晋封君。
上述的开国七侯、三十五封君,都无一例外地没有封地。除了尊贵的称号之外,并没有什么实权可言——当然,他们都能按月领取丰厚的俸禄。
他们的后人也能承袭他们的爵位——当然,按照‘推恩令’,他们后人在袭爵的时候将会是逐代降级的。
……
在海上,精锐的大楚无敌舰队装备了越来越多的新式舰船,昌海侯温蚺端坐在大楚号旗舰上,沉声下令:“奉皇帝之命,出海!”
大楚帝国的舰队,永远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