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平静之地 > 第二十六章 何地是归宿

第二十六章 何地是归宿

游客熙熙攘攘打破沉重和庄严,所以不想强求,不想刻意去那里看看,总之有缘定会相遇,无缘就是身至也如走马观花。

我的归宿在何处呢?看见了大长安的繁华,悉心比较,我想我最难以割舍的,不是交通,我不是那么爱旅游,不是商场,现在的我对衣饰的热情有,但没那么狂热,不是歌舞剧院,终究是小资中产的娱乐,不真正属于我,不是医疗,生病时再过来不迟,它不足以将我捆绑在这里,不是教育,这里的就学环境对孩子来说太残忍,贫富差距太大会蒙蔽一双真正纯真的眼,太多繁华也就少了质朴,朴素,是我最爱的品质,虽然我也爱美丽繁华,可环境造就更爱朴素的我,想来想去,反而是图书馆最让人难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比较俗气,把书本换算成金钱,有数百上千万人民币,我无法放弃看这世界深层的一面,唯有书本带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我努力的想,为什么我那么偏爱纸质书,其实电子书也有非常多资源,且更为方便,我想一部分原因是习惯,小时候看书的时候都是纸质版,那时智能手机还不普及,一部分原因是虚荣,看纸质书,会感觉自己有所不同,仿佛高人一等了,看电子书,哪怕读的是《国富论》,也觉得自己不高级,毕竟网络上充斥着更多言情玄幻小说,咳,其实我是多么浅薄,多么低俗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太虚荣,太天真了,妄图追寻几百万几千万价格的藏书,这样仿佛我就成为了千万富翁,其实不应该用金钱形容书本的,它们象征着未知的,更广阔的世界,无限接近着真理,我妄图以有涯随无涯,何必让自己疲惫不堪呢?

实事求是,真理需从真实发生的客观事物中求索,若论什么是真实,当下所有发生在你身边的一切,最为真实。

我从不愿苛求任何人,我愿意尊重别人,我更不愿苛求自己,如果连我对自己的爱都不再纯粹,世间还有什么忠贞。细想假如我每月能看两本书,一年算十个月20本,50年就是1000本,1000本书什么概念,图书馆一个两面5层的书架,1000除以10一层一百本,按一本书两厘米算,100乘2为两米,眼前出现一个两米的书架,不大不小,想来也就是如此了,况以我的感悟力能读懂多少,在困顿之中死去罢了。

至此便对大城市不再依恋,脱离了媚俗,我没了限制,再次拥有自由,其实我并不觉得城乡本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各自有好的地方,各自又有所局限,我的归宿在何处呢?

在洪流之中,什么也看不清楚,前几天看《鹿鼎记》,第二次看,注意点已有所不同,鹿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镬,我为麋鹿,任天下谁人逐鹿中原,你我终究被烹而食之,可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宠辱若惊。

大学因为刚开始接触网购,一瞬间有了无数种消费欲望,每个月买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到毕业没攒下一星半点儿钱,也因此后来才终于明白一切从简,去除那些繁杂之后回归本真,金钱多么重要啊,尽管在更高一层来说钞票本身并没有价值,是所有人的信任赋予它价值,用于买卖交换,在某一层面我高尚地认为金钱没有那么重要,我们真正追求的是幸福和安宁,可是现实中没有钱我寸步难行,连最便宜的馒头也得不到,活活饿死,没有钱我无处安睡,若是在冬天就在梦中冻死,咳,所以不能片面,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正视自己的需求,因为我们手头的钱是有限的,所以按需来购买所得,追求一种朴素的极简,衣服够穿就不要买新款了,食物饱腹营养均衡就别再想山珍海味,更多乱七八糟却没什么用的东西不要买。

我是个傻瓜,所以才会纠结,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不肆意消费,经济流通就会放缓,市场不再欣欣向荣,产品卖不出去滞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危机袭来,最终也会波及到我自身,危害全人类。我真是个傻瓜,为了所谓的经济市场即使不需要也想消费,那么到最后一无所有,一场小灾小难袭来需要用钱的时候,谁会为我买单?谁会想伸出双手救救我?咳,我这几百几千块钱推动不了经济发展,也拉不垮任何东西,我一个人不可以,上亿和我一样的大众可以,是我们造就了繁荣!是人民造就了繁荣!而不是某一个伟人,人生的主基调是痛苦,要在苦的夹缝中不断寻找我们真正的幸福,所以幸福在每一个瞬间,幸福在每一隅,幸福不是绝对的,幸福是相对的,幸福一直都在,幸福和大道同在。

会在某一刻突然觉察这个世界之外的一种丝丝溢出的东西,那种氛围将周身包裹,自背脊袭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