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颇为尴尬的笑了笑,却是再也不敢拍马屁两人,这事儿风险太大了啊!
他又不是只有兄弟,不想老婆的和尚,怎么舍得那二三两的东西啊?
就在迟不彷安排辽东攻略的时候,宋徽宗着急的举动,震惊了整个汴梁。
新年大朝会上,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赵吉吉宣布要迁都临安。
这让当朝大臣莫名其妙,而且因为利益问题,绝大多数大臣强烈反对迁都。
几个没有出言说话的也就是宰相蔡京,右相何执中,以及翰林学士李邦彦了。
赵吉吉为什么要迁都临安,这几位都是有所猜测的。毕竟梁山战力无双,而且离汴梁又这么近,皇帝这是害怕了啊!
大宋的皇帝,除了开国君主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之外,少有胆子比较大的。
就连真宗御驾亲征,那也是被宰相寇准给骗过去的。
赵吉吉很好的继承了这一基因,之前感觉梁山不过是一窝贼寇,就不当回事儿。
现在知道打不过了,就害怕了,就想着远离梁山。还是自己小命要紧啊!
“都城乃是国之重事,不可轻迁,望陛下收回成命!”
参知政事张商英严词进谏。
他这一带头,几乎满朝文武全部站了出来:“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
这一幕差点把赵吉吉给气炸了,不就是自己想要搬个家吗?至于这么反对吗?
“张商英,你这是想要带领群臣逼宫吗?”
没法惩戒所有文武大臣,那就先把这个带头的给办了。
张商英:“微臣不敢!”
说是不敢,可语气上一点也没有退缩的意思。
“不敢?不敢,那你刚刚是在做什么?张商英裹挟群臣,威逼君王,罪不可恕,罢知亳州!退朝!”
随后,赵吉吉就气冲冲下了皇座,回书房去了。
留下满朝文武叹息哀婉,至于被罢知亳州的张商英,现在倒是没有多少人理会了。
何执中跟蔡京则是轻蔑一笑,就你张商英聪明,还想要跟皇帝硬刚啊!
真把“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当真的了?
退朝之后,隐相梁师成前来通知蔡京,李邦彦前往御书房议事。
三个人来到御书房赐座之后,赵吉吉就迫不及待的问计:“两位爱卿赶紧帮朕想个办法,这迁都之事,朕必须办成!”
好家伙,这个事儿一提出来,蔡京跟李邦彦就是面色愁苦。
迁都这事儿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吗?就是一般的皇帝,那也办不成啊!
古代迁都那可是基本上跟改朝换代差不多的,唯一能够迁都成功的也就是明成祖朱棣了。
都城从金陵迁往了北京,就算如此,南京还是留下了一套文武班底,作为陪都。
赵吉吉正史当中倒是没有迁都,他儿子却迁都江南临安去了。
李邦彦低着头做沉思状,实际上心中根本就没有考虑所谓的迁都。这事儿在他看来,基本上办不成。
蔡京则是很苦恼,实际上他是赞成迁都的,毕竟他跟梁山可是有仇的。
现在的汴梁无法保证他的安全,只有远离梁山才能睡个安稳觉。乞骸骨倒是一条出路,可他放不下朝中的权势。
若是迁都江南临安的话,那可就太好了,一来远离梁山,二来他也用不着放弃朝中权势了。
所以这个时候,他可是在努力思考的。
“陛下,迁都之事难以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徐徐图之。
陛下可以带着各部主官南巡苏湖,副官留任汴梁。
到达临安之后,便直接在那里办公,处理朝政。暂不回返,时日迁延之下,满朝文武早晚会同意迁都的。”
换句话就是说,咱们先去临安,不以迁都的名义。
之后就是不回来了,看看这满朝文武能不能拦得住迁都?难道还能直接将皇帝押送会汴梁吗?
刚刚听完之后,赵吉吉双目放光,暗道这个主意好。
可细想之后,眉头就皱了起来,他离开汴梁之后,必定是太子监国。
到时候要是不听他这个当爹的命令了,那可就麻烦了啊!
蔡京颇为精通揣摩上意,一看赵吉吉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陛下南巡,当带领二十万禁军负责陛下以及随行文武群臣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