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秦淮之火 > 第69章 微缩模型匠人

第69章 微缩模型匠人

黄文朗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道,“我还不确定,我没有做过这种,但是我的经验,大概能还原八十到九十趴(1)。”

微缩模型沈丁见过不少。朝天宫里南京各处名胜建筑的微缩模型,和肉眼所见差个五五六六。南京博物院里的扬州园林的微缩是粗糙的原木。南京城墙博物馆里的明故宫还原难辩高低,毕竟沈丁也没有见过历史上未毁坏之前的原貌。科举博物馆中古时考生食物的微缩模型和现代无异,人们的想象定是大于现实。

但能在博物馆展示的微缩模型,做这些模型的匠人定是行业佼佼者,只能说是百分之六十。

沈丁指着沈勇问黄文朗,“他给你了多少钱?”

沈勇手机屏幕已经调整完成,一边赔不是一边给沈丁看屏幕,“黄老师是大师,那不是钱的事。”

沈丁瞥了眼屏幕,是一张老香港的街景图,白灰色旧楼前行人穿梭,马路上停着辆两层叮叮车。

沈丁瞥第二眼后顿住,她将手机整个拿过来细看,不对劲,屏幕里不是照片。

“这是微缩模型?”

黄文朗远远看一眼屏幕,就知晓全部,“这是我的第一个作品,这楼是我以前上班每天都会看见的,我就很想让它永远保留下来,就做了这个。”

沈丁再看向屏幕,第三眼,她注意到大楼的名称,“和昌大押”。

“这是当铺吗?”

“算是吧,现在香港很少这种东西了,香港发展太快,很多都转眼就没了。”黄文朗不舍道。

沈勇看沈丁态度转变,些许自豪道,“你再往后划看看,都是黄老师的作品。”

第二张图是过去的理发店,和第一张图一样,乍看也以为是真实的旧照片,再看过去才发现是微缩模型的新图。

棕皮做旧理发椅,红蓝滚动灯柱,半截整体镜墙,镜墙前的托台上放着展开的剪发工具,托台下方挂着老式大屁股吹风机。

沈丁不由向左再次划动,第三张图仿佛回到百年之前,旧香港的老中医馆,再往后的第四张,第五张,第六张也给沈丁同样的震撼。那些在老港剧里才看到的场景,那些和现在社会有时间差的片段,都被黄文朗变成了永恒。

黄文朗谦虚解释,“因为我从小在香港长大,香港的变化太快了,很多东西很快就被高楼,被快节奏的生活覆盖,我很想一直记住这些。”

沈丁被震撼,也显得之前的言语无礼,“照片也可以有这样的效果,你这些我第一眼都以为在看老照片。”

黄文朗认真道,“不一样,照片完全不能代替微缩模型。微缩模型具体生动,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怀念观察,但照片是平面,很多细节和情感,照片是无法表达的。”

沈丁完全同意这番言论,这局面更让她有些下不来台,她故作忙碌又一次从右向左划动手机屏幕。这一次,不是照片。

沈丁将手机朝陈双龙处倾斜,是个视频。

南方村庄里村屋挨着,居民们走出房门聚集在屋前的空地。空地上一排穿着统一的男人双手握着粗木棍有规则地舞动。木棍的顶端连成一片从后到前,好似一条龙,龙身随动摇摆,龙头须长威武。

陈双龙小声提醒,“这也是微缩模型。”

“这也不像狮子,这是龙?”沈丁疑惑道。

她在电视上看过舞狮,南方北方都有。北方一般成对,雌雄同时出现,更似杂耍玩闹。南方雄狮为主,重动作,扎马步。不过画面里的南北都不是。

沈勇解答了沈丁的困惑,“这是龙,舞火龙,现在很难看到了。”

视频里的龙身插满了香,是黄文朗儿时热闹的活动。这场景发生在过去的香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沈丁将十秒的视频重放细看,她明白沈勇找黄文朗的原因。黄文朗在认真重拾回忆,他定能很好地复原和外婆有关的场景。

沈丁手指下意识再次向左划动,与此同时将手机递给沈勇。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张海边照片。

沈勇接过手机反面对着沈丁,“你看啊,这也是黄老师的作品。”

黄文朗看向屏幕的眼神更依恋,他微微点头,“这个还没真正完成,我会一直做下去。”

海边有山有石,山石间有木屋。

“这也是香港吗?”

“是,也是以前的香港,我父亲和我的秘密基地。”

黄文朗说他父亲做地震检测的工作,每次出去都要两个礼拜。休息时两父子相见,父亲会带他去这片海滩,堆沙房,捡贝壳,拾蛤蜊,累了躺沙滩上睡一觉,醒来时父亲会为他挡风遮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