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是什么东西?每次应酬我们不都一起去一起回的吗?”
赵蓉百口莫辩。
毁掉一个人最快最狠的方式莫过于此,以百分之二十的事实为基础进行造谣,让你百口莫辩后,贴标签,从大入手,找同伙。
“这对我们银行影响很大,这个举报信不止我有,银行其他高层也有,同事也收到了……”
“可这个人在胡说啊。”
“但是……这样,我先给你放个假……”
赵蓉那一刻知道今天上班别人的小声议论是因为什么了。她的公寓是她父母给租的,她的消费是她自己挣的,应酬离开饭桌和球场她边界分明。
赵蓉千辛万苦读书毕业进银行,从小柜员做到今天的位置,她的每一份业绩都干净,但现在怎么解释都没用。
这就是谣言的可怕之处,而造谣者却没有任何成本。
“谁发的邮件?”
邮件地址显然是刚注册的,而且是为赵蓉而注册,它的域名明目张胆。
“zhaorongbc”。
赵蓉从不跟人结怨,就是银行里的竞争对手她也打点妥当,在南京城想毁了她的,她只能想到一个人,赵宇。
赵蓉和赵宇可不是亲戚关系,但却在初见面时因为这个姓氏让赵宇一口一个妹子的叫着。
赵宇二十七八岁,当时是公司项目负责人,也是他代表公司和银行对接。和赵蓉聊完业务就开始聊个人,知道赵蓉是外地来宁工作的便开始炫耀起自己南京买的房。
赵宇长得也算周正,但说话行为赵蓉都不喜欢,她当即就表态拒绝。赵宇却是死皮赖脸地没有放弃。
因为业务原因,赵蓉也不好撕破脸,信息偶尔回一下,就这回复就让赵宇得寸进尺,好几次直接在赵蓉公寓楼下等。
赵宇管这个叫追求,叫诚心,赵蓉只觉得是骚扰。赵蓉和物业再三强调,再让他进门就投诉。
赵蓉再看向邮件,邮件里应酬的好些照片都不知道是什么角度的偷拍,但时间都是在她和赵宇撕破脸之后。
赵蓉当即离开办公室,同事们的视线如刀射来,赵宇不能什么代价都没有。
另赵蓉更确信造谣者是赵宇的原因,是科技公司的前台,前台认识赵蓉,她说,“你来找赵宇啊?”
“你怎么知道?”
“你不是赵宇女朋友吗?他给我们看过你照片……”
赵蓉哪还听得下去,她抓起前台桌上放着的多肉盆栽,冲进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