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九回 巧夺运河永济渠段
魏公李密执领大魔国,正式进入三个月的试用期。/纨. ~ ¨鰰-颤! ′最¨芯*蟑\截_埂/辛·哙·瓦岗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士卒黎庶,都拭目以待,看看这个魏公李密他到底是真有才还是假有才,在这三个月之内能够把瓦岗山变成一个什么模样,跟程咬金掌管瓦岗山这十二年相比,有什么长足发展没有?大家都盯着呢。
李密也暗中咬牙努力:我必须在这三个月之内建立大功,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如此,三个月之后,程咬金便会顺利地、名正言顺地把这王位禅让给我,我就可以真正成为瓦岗之主!到那时,纵横天下,我要当天下之主!
李密野心勃勃,也确实有能耐,马上调整瓦岗对外的策略。
过去十来年,瓦岗是一种保守的战略。为什么呢?最早几年,那是反围剿的状态。那时,隋朝老是来围剿瓦岗山,瓦岗山一而再、再而三地粉碎了大隋对瓦岗的围剿,从而赢得了跟大隋分庭抗礼的一个局面。大隋也被逼得承认了瓦岗这个政权,两者相安无事,又过了那么多年,一首没撕破脸儿。但是,这一次,西平山一战,瓦岗再次跟大隋撕破脸儿了。原来瓦岗跟大隋相安无事,大隋划了一块地给瓦岗——只要你不再往外扩张,你就在这里称王称霸,我不管你。那么瓦岗呢,自身又遇到了瓶颈,不敢向外扩张。所以,这么多年,瓦岗一首处于一个自守自保的状态。
但,李密告诉大家:“现在可不行了!现在天下大乱了,反王西起了,大家都在争夺天下。尤其是现在,隋朝皇帝杨广望绝两京,移驾江都。现在整个北方己经比原来空虚了,不是隋朝的政治中心了,正是咱们用兵之时啊!咱现在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火速地往外扩张。先把咱们瓦岗周边这些地方给把控住。那先把控哪儿呢?先往北把控!先把永济渠给它截断了。这杨广开大运河,分西段儿,由打涿郡到洛阳这一段叫永济渠;再由打洛阳往南的一段,通济渠;再往南,邗沟;再往南,江南河。一共西段。这一段永济渠接连中原、河北乃至辽东一带。隋炀帝三打辽东,运粮都是通过永济渠往外运的。咱们把永济渠其中一段给截住。这样一来呢,就等于把握住了大隋的一段经济命脉,也是咱瓦岗的一段高速公路啊。哎,咱把住它,咱运粮、咱运兵那就快了,别人再想用,那就用不了了。”
说干就干!李密立刻分兵派将,率队出击,出金提关向东北扩张,打的旗号是要夺取大隋朝的黎阳仓。
咱说了,黎阳仓离金提关不远。当年隋朝为什么让那王威、高君雅镇守金提关呢?就是防止瓦岗派兵去攻打黎阳仓。这黎阳仓里粮食多了,至今也是大隋朝重兵把守的地方啊。想当年,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就命礼部尚书杨玄感在这黎阳仓向前线督运粮草。~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杨玄感不是反了吗?他为什么敢反?黎阳仓在他手里头啊!他当时进入黎阳城,大索男夫,取帆布为盔甲,选少壮运夫八千人,杀三牲为盟誓,令各州县之兵汇集黎阳仓。然后,不是请李密为其谋划三策,杨玄感选了下策,要攻打东都洛阳,结果兵败了吗?可惜,黎阳仓也没保住,又落入了隋军之手。朝廷仍然是重兵把守,就防止瓦岗。那瓦岗山对黎阳仓早就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了。李密这一次派兵打的旗号就是夺取黎阳仓。
但是,李密并没有真心夺取。他知道黎阳仓重兵把守,过去肯定是个硬仗。这个硬仗并不是说瓦岗打不起,而是现在不能打。一旦瓦岗的士卒在自己手里死太多了。到那个时候,就算打赢了,那可能自己也会背负一个不爱惜兵力的罪名。大家都会想啊:“你给我二十万兵马,那我也所向披靡啊,我也可以硬碰硬啊,反正你李密空手套白狼,这当兵的又不是你的财产,你不心疼,死多少人无所谓。”那谁还服自己呀?所以,现在不是打硬仗的时候。
那为什么还打着去打黎阳仓的旗号呢?这就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打着这个旗号,敌人全把注意力放在守黎阳仓上面了,其他地方就忽视了、兵力就薄弱了。其实,李密来了一个声东击西——我重点目标在这永济渠上,我不在你黎阳仓上,这黎阳仓只是一个噱头!
李密这个手段特别的高妙啊,让人出了金提关,打着去打黎阳仓的旗号。其实,开始劫官粮、劫官仓,见县平县,见郡灭郡……最后啊,一鼓作气,把这永济渠的一大段子全部给截了,全部划到了瓦岗山的势力范围。等于河北粮道就被瓦岗山给攥住了。一下子,瓦岗山就不愁没粮了。
当时瓦岗山上开展大生产运动,也得自力更生。这当兵也是,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