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作为皇帝我本可以混吃等死的 > 第 9章 问国祚

第 9章 问国祚

每天认真学习的日子过得是非常快的。就像前世每天重复高强度的工作,刚刚入职的情景好像还在昨天。但是算算时间已经过去3年。

我叫朱翊钧。男。今年9岁了。因为这个身体里面有个30岁的灵魂。加上孩子的记忆力。学起东西简直bug。记得住。脑子也转的快。

同时这3年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四书五经对于古代中国统治阶级和帝国的稳定是多么重要。儒家的思想宣扬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直到后世也是国人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

正是因为这些思想沁入了国人的骨髓。可以说世界上所有民族里面中华民族道德水准是最高的,文明程度也是最高的。

只是后世的人对儒家思想的曲解,认为限制了国家的科技发展。限制了人的创新。

儒家思想从未限制科技发展和创新思想!说限制的人一般都是自己不怎么样,然后在网上看到国外有多好有多先进。从而产生的自卑感。

加上有心人的煽动就变身成了牧洋犬。这类人都是缺乏自己的思考,嘴里面说的都是别人想让他知道的观点。

现在的明朝看来不论是科技经济和军事都是全球顶尖的!

这天在大本堂,张居正正在讲解着《帝鉴图说》

我突然想到如果皇子都要进过如此苦读才能荣登九五。为何会有那么多昏君和荒唐事?这不符合常理。

“张师傅,我有一事不明。望张师能为我解惑。”

张居正见我提问还是很开心的。毕竟我这3年上课虽然认真,有问必答。但是主动提问的次数确实极少。“太子殿下有何疑问尽可道来!”

“古代帝王在皇子时期大概率的应该和我一样苦读圣贤书。为何登基以后还会有那么多的昏君做下那么多荒唐的事情?”我思索片刻问道。

“其实明君和昏君之分并不是那么明显。大多数君主继位的时候都想有一番作为。古时明君也有恶政,但会及时听取臣子意见,做出相应调整,减少对百姓的伤害。

而昏君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但是他对内开凿运河,对外大败契丹。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不世功勋。”说到这里张居正顿了顿。正色说道:“明君和昏君的区别在于是否纳贤才之谏与量国力而行!”

我若有所思。其实做皇帝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呀。听人劝吃饱饭,创业之前看看自己的腰包是不是输得起。

“那为何历朝历代都不过300年呢?”我继续提问道

张居正微眯:“每朝每代末期都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百姓食不果腹,加上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压的百姓活不下去。只能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其中有陈胜吴广之辈揭竿造反。

朝廷镇压造反,放权军队权贵,权贵趁机做大窥探九五至尊之位。”

“这样啊。那只要百姓吃饱肚子。同时掌握好军队大致就没有问题了吧?”我问道

“殿下圣明!

但吃饱肚子何其难也!别说现在太平盛世百姓尚只能堪堪果腹。一遇灾年百姓真的是无米下锅,只能上山挖野菜,啃树皮。

前朝天历元年至至顺元年,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连年大旱,千里无禾、饿殍载途,饥民相食!”说到这里张居正面色沮丧双手握拳微微颤抖。

我敢忙安慰道:“张师切勿激动。此乃天灾不为人力所动也。”

张居正平复心情:“是臣失态。殿下勿扰。现在殿下还是以课业为重,他日登基才能应对好天下大事。”

“嗯。张师放心。一定会当个好皇帝的。哈哈”

粮食粮食。百姓吃饱了我这皇位才做的稳呀。但是我身边有没有袁老院士。怎么提高产量呀?

土豆红薯玉米?对哦。派人去找。下课以后我找来冯保:“大伴,去帮我找几个农作物。”

“殿下要找什么样子的作物啊?”冯保奇怪太子怎么突然对农事感兴趣了。

“就是长在土里面的一块一块的。可以吃的,还有就是黄橙橙的棒子,种子是一粒一粒的。也能吃。”我胡乱比划着。最后干脆拿出纸张涂鸦起来。“快去。找不到就去问。找不到我就把你就放海外去找!”

这一威胁冯保冷汗就下来了“殿下。殿下。千万不要流放奴婢啊。。奴婢现在就去找!”说完一溜烟就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