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2年。我当皇帝的第二年。我的吉祥物性质慢慢褪去。张居正的改革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时常会和我讨论一些问题。毕竟我有些观点对他这个首辅也是有启发的。
“张首辅,改革没有不流血的。手段过于温和是没有用的。到时候还是会反弹。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掉现在的既得利者,培养新的一批遵守新规则的人。”
“陛下,臣知道此时千难万难。全国清丈土地就遇到很多问题。很多或者官员隐瞒不报,或者虚报数目。
但是如果手段过于激烈当下就会有大批人跳起来反对。到时候政令更加实施不下去。”张居正分析道。
我知道。现在整个帝国的利益集团都是现有规则的受益者,就算有人知道这样不行也没有勇气去做改变。
“哎,我知道了。张首辅你用心去办吧。前朝高拱虽然专权跋扈,但是对先帝确是忠心耿耿。自始至终先帝也是投桃报李对他维护有加。我希望卿也是如此。”
隆庆如何对高拱的张居正可是体会非常深刻,可以说只要有隆庆在,高拱是绝对无人撼动的。
“陛下对臣厚恩,臣定当以死为报!”张居正瞬间眼眶微红,全身激动的叩拜。
我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张居正的肯定,更是给他吃定心丸。这件张居正如何能不激动。
“不用老是死不死的。好好改革,让大明更加富足强大才是真的。
对了。朕想成立一个农学院,还有医学院。专门培养农业和医学的专业人才。其中农学院专门实行全国的粮食育种和推广。张爱卿觉得如何?”先提高粮食产量。喂饱百姓。再考虑其他的。
“臣觉得可行,让天下百姓吃饱本就是百官应做的事。”张居正肯定道
“好,那我就设一个三品的大农司来做这个事情。你有没有人推荐?”
张居正考虑了一会:“工科给事中 徐贞明 !此人之前任浙江山阴知县,对于农事水利颇有研究。”
“哦!冯保。赶快去叫人。”
半个时辰后徐贞明气吁吁的跪在我面前:“臣工科给事中徐贞明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冯保,赐座,看茶。”
“谢陛下!”这徐贞明长脸,皮肤黝黑,一双小眼睛闪着一些狡黠。怎么说呢,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有想法的老农民。
“听说徐爱卿对于农事和水利颇有研究,朕想成立一个农学院,徐爱卿可有章法?”
徐贞明瞬间瞪大了小眼睛,先是感激的看了张居正一眼。然后喝了一口茶。正色说道:“陛下成立农学院定是千秋万载之功勋!臣认为这农学院有三大责任。
第一:育种。天下百姓都知道粮食收上来以后选择颗粒大的种子作为下一季播种的种子。但是如果遇到灾年百姓颗粒无收,肚子都顾不上了,也就没有留种之说。但是如果成立农学院就可以最大限度保留优良品种,从而保证产量。
第二:培养人才,很多百姓只知道种,不知道如何种。什么样的土地应该种什么。要上多少肥料。肥料应该如何处理。如果有农学院专门培养的人才指导,那么可以因地制宜增加亩产。
第三:收集新作物,陛下坐拥四海,但是在极西之地也有很多高产农作物。例如现在传近广西一带的玉米。亩产三石。江南一带的良田风调雨顺一年也就三石粮食。往北种麦子一亩地一年也就一石。该作物耐旱高产,如果往北推广玉米的话北方粮食会和南方一样富足!”徐贞明一口气讲了这么一大堆,忐忑不安的等着我表态。
我看了看他。。人才啊。转身对冯保说“看到没有?这就叫专业!”
冯保尬笑了一下:“对对。徐大人大才。”
“工科给事中你不要干了。朕封你当大农司,就在南海子(明朝皇家猎场)开一片地给你。”我又想了想:“极西的作物要如何获得?”
“臣推举一人!”徐贞明又兴奋了。
“哦!推举谁?”
“陛下此人是西洋人,名叫利玛窦。学识渊博,人品端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西洋人利玛窦。也不知道现在蒸汽机发明了没有。数学和物理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如果已经发展一定高度就抓过来教学。
“好。徐爱卿举荐的人朕放心。明日早朝就把他带上殿来。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徐贞明走后我对张居正说道
“张老师我就不留饭了,请便啊。”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