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放声哭了一会儿,随后迈着大步走出帐内,看着将士们抢回来的朱能尸体,陷入了无尽的沉默。
“爹。”朱高燧见此一幕不忍的想要上前安慰,但却被朱高煦给及时拦住了。
只见朱高煦对着弟弟摇了摇头。
别看他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但这个时候不是他们上去安慰的时候,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便是了。
不知过了多久,
朱棣缓缓抬头,抬手掀起白布盖住了朱能的面部,哽咽的对着一旁的士卒吩咐道:“先抬下去安置着吧。”
“是。”
士卒奉命将朱能的尸体抬下去单独放进营帐安置着。
朱棣自然不可能放任朱能的尸体就地掩埋,
他要将朱能给带回来,为朱能风光大葬,他还要为朱能亲自刻碑文,让后世之人铭记!
朱能的尸体暂时被妥善安置了,但还未彻底解决的朱权,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是听朱能临终前的遗言,暂时休战呢,
还是一战定乾坤?
其实朱棣更偏向于后者,但他不是没有观察全军,暂时不说将士们的厌战情绪逐渐高涨,就此战耗时太久、折损将士太多、后勤粮草已经明显不足了,
若是再打下去,就算他能将朱权这场叛乱给镇压咯。
但他也会受到重创,这种重创是数年之内无法恢复的。
试问如今大明局势混乱,朱允炆会给他休养生息数年之久的时间吗?
哦不,应该是朱允熥才对!
毕竟据朱棣所掌握到的情报,朱允熥都已经快要率军打到应天府去了,现在朱允炆这个大侄子早就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功夫来管他。
当然了,还有一个妄图出蜀的蜀王朱椿。
并且在休养生息数年之内,他的地盘或者周围还不能有其他藩王或者封疆大吏造反,否则这个期限还得相应的延长。
打完这一仗以后,他还有继续征战天下的资格吗?
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的。
现在与其说是朱棣来做选择,这最后一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倒不如说朱棣只要还想要这天下,就没有其他选择。
就算朱权这块肥肉就在眼前,他也不能吃。
再者说了,这一仗双方都折损巨大,朱权这块所谓的肥肉,早就是外强中干了。
朱权麾下的部落都已经出现了蠢蠢欲动。
就算他将朱权给吃了,所能收获到的补给,也是少之又少。
完全就不值当!
朱棣独自一人思考了一番后,最终望着大宁府城头的方向,深深不甘的叹了口气。
“唉。”
随即,朱棣转身回营,伤心的情绪暂时被掩盖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冷静到极致的淡漠神情。
朱棣冷静的向诸将宣布他的指示,以及撤军的号令。
虽然诸将里面有一些还不服,想要规劝朱棣先将朱权吃了以后在退兵,
但当他们迎上朱棣淡漠到极致的眼神后,又都乖乖闭嘴了。
他们也明白了,这一次朱棣不是在跟他们商量,而是在通知他们!
翌日清晨,朱权心情忐忑的站在大宁府的城楼上全程目睹着燕军大规模撤兵,
期间手下特地来问他是否要率军出城追击,
不过都被朱权以小心有诈为由给拒绝了。
朱权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他也搞不清朱棣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明明前不久还要跟他血拼到底,
并且昨日手下还杀了朱棣左膀右臂的朱能,当朱权得知的时候还怒斥了手下做事莽撞,如此行事不是逼着朱棣跟他血拼到底吗?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拿什么去跟朱棣血拼到底?
朱权担心的一整宿没睡着,谁知等他清晨从床上爬起来登上城楼巡视的时候,驻扎在城外的燕军大营竟然开拔了。
燕军集体后撤,对于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朱权可谓是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
想不通,根本想不通!
【难不成朱棣要退兵了?】
这个念头仅仅只是在朱权的脑子里出现了一秒钟,就立马被朱权给否认了。
不可能的!昨天他手下人才刚杀了朱能,再加上朱棣又顺利解决了鬼力赤和阿鲁台,已然没了后顾之忧,如今正是最好大肆进攻的时机,朱棣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时机而选择撤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