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32章 跑偏了的经筵

第32章 跑偏了的经筵

众人一起沉默地等了好一会,苏过都觉得尬到不行了,这才看到苏颂赶过来,后面跟着两个年轻官员抬着个大箱子。

苏颂先上前给娘娘、官家行礼,解释道:“这两位是我衙署中人,视力不好,以前也用过叆叇,所以专门带来与苏过测试。”

小皇帝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苏过请两位年轻官员将箱子抬到厅中,然后告了声罪,将一条长几也移到中间,从箱中取出的各式工具和透镜摆在长几上。视力表之前也有准备,当然不能用字母e了,全是写的不同方向的山字,大大小小的排了几行,肯定不精准,但他现在做的就是制定标准的事。

他先给两个年轻官员介绍了视力表的用途,怎么区分前后左右,然后拉开距离,站到大概三米开外的苏轼旁,单手举起视力表,另一只手指着不同行的山字问方向,简单地做了记录。

接下来便是找合适的镜片了,苏过拿着视力表,尴尬地看着他爹,苏轼倒是知道啥意思,可丢不起那人啊,还好小皇帝反应也快,立马吩咐一名内侍过来举着,总算替苏大学士解了围。

苏过来到长几前,拿起一个木质的手持放大镜模样物品,装上镜片,递给一个年轻官员,说道:“捂住一只眼,将这个放到另一只眼前,然后说出我指的山字方向。”

年轻官员在御前有些紧张,将上下左右都喊成了东南西北,苏过憋住笑,严肃地纠正了他,总算完成了测试。

然后就是重复上述的流程了,折腾许久,总算完成了一个人的测试,两眼度数差别还挺大,苏过又取出木质的镜架,将合适的镜片安上,让这个人戴上,然后再测试了下,与正常人差别不大了。

苏过这才向官家躬身回道:“配眼镜便是如此操作,以后为不同厚度的镜片编上号,和视力表上的不同大小的字对应上,就不用这般繁琐了。”

小皇帝对这个兴致颇高,起身弯腰与娘娘说了几句,也走到长几边上来。

苏过连忙退后几步。

小皇帝先看了下视力表,问道:“最下面的两行字我也看不清,是否需要眼镜?”

“不用,”苏过答道:“下面两行需视力极好之人方能看清。”

小皇帝点点头,拿起长几上的镜片看了看。

苏过在一旁介绍道:“这便是凹透镜,刚才制作近视眼镜的便是这样的透镜。”

“凹透镜?”

“是的,”苏过指着另一边的镜片说道:“这些是凸透镜,官家一看便知区别。”

小皇帝拿起来对比一下,笑道:“原来如此,这名字倒还贴切。”

“凸透镜可做放大镜使用,也可制作老花镜。”苏过补充道。

“何谓放大镜和老花镜?”小皇帝的求知欲还是很强的。

苏过准备上前,又有些犹豫,看了眼他爹,小皇帝笑道:“无妨,你走近来说明。”

这倒也不是在装,而是玻璃这东西有点危险,苏过担心引起什么误会,所以才有些迟疑,不过在座的这些人似乎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苏过拿起放大镜,换上一个凸透镜,然后在旁边取来一本书摊开,将放大镜搁在书上,退后几步道:“官家看书上的字如何?”

小皇帝按他说的试了试,又拿高看了看,笑道:“确实放大了,不过只能放大近处纸上的字,远了反倒看不清。”

“是,”苏过继续解释:“人在年轻的时候用眼过度,会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老了之后正好相反,看远处还行,近处却变得模糊,所以是用的不同的透镜。”

小皇帝点点头,十分满意,赞道:“此物为天下读书人解决大困扰了。”

苏过连道惭愧,退回到苏轼边上站着。

苏颂这时也在旁说道:“官家说的是,苏过已将此中原理尽数说明白,后面当令工部那边负责生产,专门开设配镜之所,为天下读书人分忧。”

苏过听他这么说,忙又出来补充道:“后面如有需要,我自当全力配合。”

这时范纯仁也问道:“其他眼疾可用此物吗?”

“不可,”苏过对这个问题也有准备,答道:“比如父亲之前的眼翳,只能用金针拔之,不过后期注意保养,再辅之眼镜,正常的读书习字还是能保障的。”

苏颂在一旁补充道:“苏过另制有灯罩一物,可以让油灯更亮,烟自上排出,不熏眼睛,对我等挑灯之人十分有利。”

小皇帝好奇道:“那灯罩可带过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