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 第131章 凤凰书院

第131章 凤凰书院

五月底,趁着秉哲兄弟休月假,舜华决定搬家。

一众女眷,搬入第三进院子。

一水的楠木家具,按舜华的要求,只刷了一层清漆,满堂黄灿灿的散发着新木头的清香。

舜华想,别的不说,只把这几套家具传到四百年后,就够后人在北上广深买几十套房子了。

秉哲兄弟终于可以从容地安排第二进院子。

舜华原来住的正房东面两间,给了秉哲做卧室和书房。

西边两间,给了秉辰做卧室和书房。

西厢房三间给了秉望和秉良,两人共用一间书房。

东厢房做了客房,最外面的一间给周阿公住,老人家再也不用每天回家去住了。

秉哲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有终斋”,取《易经》谦卦“君子有终”之意。

秉辰见了,也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佩玉轩”,取《诗经》中“念念君子,温其如玉”之意。

秉望一看急了,问刘润娘:“润娘姐姐,你看我和秉良的书房取什么名字才好?”

润娘歪着头想了一会,然后说:“《劝学》篇里不是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之句吗,我看取“积善居”就挺好。”

秉良拍手叫好。

秉望也连连点头,他见阶下的荼糜花正在开花,本想给取个“荼糜居”的。

听了润娘姐姐取的“积善居”,他立即觉得“积善居”比“荼糜居”更好。

妈呀,舜华心说,自己培养了一群读书人啊,给书房取个名字,个个都要论经据典。

连润娘都对《论语》运用自如,难道便宜阿爹教了一辈子书,真要福报在他的儿子们身上了?

“给客房取个啥名字好呢?”秉望见大家都有了,唯独客房没有,也该取个名字才好,不然多孤单!

客房阶下的石榴花正含苞待放,舜华指着石榴树说:“这阶下的石榴花开得正好,不如就叫“榴华堂”可好?”

众人都赞好,各自去写了名字,让周阿公拿去找人制作匾额。

秉生见了,也回去给自己的书房取了个“思危楼”的名字,取自《左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袁族长见了大喜,对儿子说道:“秉生将来能守住你挣下的这份家业了,居安思危,好,好,好啊!”

袁鸿泰见儿子长进不少,难怪他的两位兄长,能考上进士和举人,白鹿洞书院,不愧是天下闻名的顶级书院啊。

却说另一边,袁家村的族学也改造完毕,加修了一个院子,比原先扩大的一倍。

袁族长给族学取名“凤凰书院”,一是书院坐落在凤凰山下,二是,只愿袁家村的后辈,也能成为金凤凰飞出山村。

还为族学请来了一位举人做先生。

吉水人文德佑,据说是文天祥的后人,先祖从庐陵迁到吉水的。年轻轻的就中了举人,却止步在进士考试上,屡试不中。

几年前就向吏部提交了诠选申请,只因无钱送礼,至今没有得官,在家蹉跎光阴。

江西历来都是科考强省,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说,文举人既是文天祥的后人,又出自人才辈出的吉水,能请到这样的才俊,可把袁族长高兴坏了。

文德佑是一个年近五旬的瘦削文人,戴四方平定巾,着斜领大襟宽袖道袍,讲话不急不徐,一副文士做派。

他虽然中了个举人,在进士多如狗,举人满街走的吉水,却是寻常得很。

他家境贫寒,能考上举人,已是用上了举族之力,却等了近十年都没有选上一个官身,文天祥的后人也不好使。

文举人胸中郁闷,正要外出走动走动,准备寄情山水,他的同年赵教谕,就给他送来一个讲学的机会。

因为九江府有个庐山,正是文举人准备游玩之地,所以他痛快地来了。

到了袁家村他才知道,赵同年给他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本想拒绝,奈何每月二十两银子的高工资,比赵教谕的工资也不差了。

还给他买了一个丫头,一个粗使的老妈子,是母女俩,以后可以带走的,文举人才决定暂时在袁家村安顿下来。

袁族长把族学旁边,袁鸿宾家的小院租下来,彻底修整了一番,送给文举人居住。

文举人对袁族长待客的茉莉花茶,情有独钟,一来就鼓劲上了。

“好茶!”文举人说,“宋人有‘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