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 第282章 接下来的任务

第282章 接下来的任务

袁鸿泰的报告最后,给各位大佬布置了一项任务:

“乐善好施,富而有礼,各位身处交通要道,有那在逃荒的灾民、被卖的家仆、流浪的孤儿,都要悉心收养,总公司每月会派船来接收,送到南边垦荒。

这几天,你们中有人去看过赤湖荒国的,那里五年前还是一片荒滩,现在,已经变成一片鱼米之乡。

开发那片荒田的,八成是河南来的灾民,他们现在的日子,比在河南那边安稳多了。

南边的土地,比赤湖那里更肥沃,稻子一年可收两季,只要勤快,三口之家,有十亩田,就能过上衣食忧的日子。

所以,各位富了,也要想着做些好事,为儿孙积福。”

坐在发屏风后面的汪看,低声问王衍爵:“这是在为咱们南洋公司招人?”

王衍爵点头,目光看向舜华,充满了赞赏:“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杨一卿和徐文宁对视一眼,他们直到现在,才了解袁舜华这个女子的真正实力,想到当初他们投一万两万到南洋公司,还以为是在带着舜华这个瑞昌来的乡下女孩子发财呢。

原来,人家才是潜伏在水下的大鱼。

堂下两百多位桀骜不驯的码头混混头子,朝廷也无法叫他们如此听话,袁小姐却能用利益,把他们训得服服贴贴。

需要多大的利益,才使唤得了这帮人?

台下这帮人,大多没文,从社会底层,靠拳头和一股子狠劲,混到今天的地位,又搭上装卸公司这艘船,发了财。

许多人的心思,同雷五一样,小富即安,没什么进取心。

只有甘来等三五位江南来的“明”“兴”字辈大佬,在会后,悄悄找到袁鸿泰,向他打听“南边”是哪里。

袁鸿泰说:“想去?接班人掊养好了吗?”

甘来先是点头,后又摇头,其余两人的表情,也跟他差不多。

“开荒前两年,是没什么收入的,所以,你们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只有后方能源源不断地,为你们提供支援,开荒才能进行下去。

想清楚了,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甘来俯首谢道:“多谢前辈提醒,晚辈回去,一定遵照总部的指示,多做善事,为儿孙积福……也为自己积福。”

他算看出来了,他要是不为人家多多招揽人手,没有一点贡献,谁会带他玩儿?

其他两人,还傻乎乎地以为,真是他们的接班人没培养好呢,甘来也不提醒他们,授业三千言,传道一句话,能不能发财,靠各人的悟性。

会议结束,舜华对袁鸿泰说:“两百多人,总算还有三五个可堪培养之人。”

接下来,是长江航运公司的会议,人就少多了,只有几位股东,连汪年三位,也不给列席的机会。

袁鸿舟比较简洁,他讲话全是数据:“长江航运的业务,有两块,一块江运,目前有九艘大沙船,去年的利润是五万一。

另一块是海运,目前有十二艘海船,去年的利润,是十四万六。”

座中之人,袁鸿亮最后悔,他深恨自己目光短浅,当初只投了一千两,眼看几位大股东大把分钱,他眼红得滴血,还得扮笑脸恭喜人家。

他在鄱阳湖累死累活,一年挣万把两银子,还没有他投到长江航运的一千两本金赚的钱多。

“咱们在大江上下,有那么多码头,应该利用起来”舜华盯着墙上那幅巨大的业务分布图,沉思着说。

其他人都看向她,王衍爵问:“如何利用?说说看。”

“长江航运目前的业务,只是运货,货主要跟货一起走。

咱们可以开展托运业务,货主不用跟货走,只需跟航运公司签订一份托运契约,咱们就负责把货送到指定的地点。”

见众人都望着她,她习惯性地在一张纸上画图:“比如码头镇卖粮食的郑掌柜,有一船粮食要运到南京。

他就不用亲自押送,只消填写一份托运契约,航运公司就能帮他送到南京指定的码头。”

袁鸿泰拍掌叫好:“这个主意好,那些货量小的掌柜,根本不用亲自跑一趟,委托给咱们就行了。”

见袁族长还不太明白,舜华解释道:“咱们开通班船,定时定点到各码头上收货、卸货,时间长了,人们形成了习惯,生意就做起来了。

咱们不但收大宗货物,小包裹也收,比如,大爷爷您,要给南京的丽珠姑姑送十斤腊肉,就可以用装好,写上丽珠姑姑的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