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秦之纵横天下 > 第77章 义军十万

第77章 义军十万

他们前脚刚刚进城。

尹县县令带上家人,连细软都来不及收拾,被衙役护送着,匆匆忙忙逃离县城。

等刘伯林来到县衙,这里早已空无一人。

义军目的只是拿下尹县,至于县令要跑随他。

天才放亮,整个尹县全被义军控制,几乎没有任何抵抗。

杨毅进城第一件事,就是约束义军,遵守三条禁令。不可扰民,不可抢民,不可杀民。

随即,又以义军名义,在全县张贴布告安抚百姓。

城中百姓的反应和铜县差不多,得知义军进城,先是震惊。

震惊过后,见义军与民秋毫无犯,又开仓放粮。大家也不抵触义军,甚至争先恐后的请求加入义军。

为什么那么多都想造反,最重要还是时代问题。在封建社会,老百姓命如刍狗。他们或多或少,都被官吏世家压迫。

心中早就对大唐产生强烈不满,也产生极强报复心理。好像只要是杀官杀富,他们就兴高采烈。

所以义军一进城,有那么一群人,争先恐后的要加入义军阵营。

拿下尹县,义军士气高涨。

刘伯林等人更是飘飘然,一群人开心的聚集在县衙大堂,幻想着有一天灭了大唐,统一天下。

杨毅时刻保持清醒,他深知历史。纵观历史,农民起义造反成功几率极低。

最重要还是农民军组织纪律不高,一旦遇上挫折就会土崩瓦解,各自为战。

现在这么顺风,那是因为大唐还没正视他们。一旦正视,只怕难以招架。

所以当下最重要就是将这股火,烧的更大一些,更凶猛一些。

最好让整个秦地大乱,让大唐应接不暇。这样杨毅才有机会,才有发展空间。

杨毅当下让人在尹县后方八个县给义军造势,派人鼓动八县百姓举义,只要后方八县被义军所控,那么这支义军将再无后顾之忧。

消息一经传出。

果然如杨毅料想一样,那些观望的人,得知刘伯林已经拿下尹县,再也忍不住了!

短短几天时间,秦川彻底大乱。最先乱的,就是后方八县,在杨毅派人鼓动下各县纷纷举义。

那些受压迫的百姓,奋起反抗。攻打县衙,怒杀县令,举旗反唐。

一时间,八县百姓全反。他们杀了县令,占据县城。以刘伯林为首,纷纷拉着队伍朝着尹县而来。

这股风不只在八县,整个秦川短短三日不到,十几个县的百姓造反。

他们都奉刘伯林为义军大帅,拉着队伍前来尹县。

那些还未动乱的县城,县令眼见其它县都造反,县令不是死就是逃,生怕自己是下一个,有甚者在县城还未出现造反情况下,县令却弃城而逃。

这样一来,整个秦川各县,秩序彻底崩塌。各县纷纷发生动乱,烧杀打砸比比皆是。

各县消息,如雪片一般传至秦川府。

这一下知府汪东明再也坐不住了,得知秦川大半县全落在义军手里,他哪里还认为这些人是普通的乱民。

“快快,快让曹军率军回来。”

汪东明第一反应就是把派出去的曹军喊回来。现在各县出现造反,最严重的是尹县被义军占领,搞不好秦川都危险,这个时候最重要是守住秦川,等待秦州派援。

秦川总兵曹军本来带着三千军去铜县平乱,还没走出多远,就得知各县状况,他也没继续行军。

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军队回城固守。汪东明再也不敢隐瞒不报了,派人将秦川各县情况,如实汇报秦州府,一边请求秦州派兵镇压反贼,一边开始加固城防。

随着各路义军汇聚尹县,义军人数突飞猛进,现在加起来接近十万。

要知道在古代,三千带甲都可征战天下。十万义军可以说是,声势浩大了!

尹县县衙大堂,各路义军首领齐聚一堂。

刘伯林最开心,起义不到十天时间,如今规模发展到十万,自己又是首领,直接达到人生巅峰。

“杨老弟,如今义军齐聚。你是我们的军师,你说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刘伯林问向下方的杨毅。

杨毅起身一拜:“大帅,现如今义军齐聚,正是拿下秦川最佳时机。一旦等大唐反应,派兵驰援,再想拿下秦川,难度就大了。”

刘伯林点了点头:“嗯,我也正有此意。杨老弟,你说怎么拿,咱们就怎么干,都听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