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练武不如秉良,周阿公说,小弟最好守着家业,做个富家翁。”秉望老老实实地说。
“周阿公的建议是好,也要三弟愿意才行,阿姐这次回来,也是想选一个能干的三弟媳,帮你分担分担肩上的担子。
再说,阿姐成了家,也要分一些精力管理王家的事,娘家这边,就指望着三弟了……”
秉望想到阿姐为了养大他们兄妹,一直拖到今天才成亲,他也不能再任性了,于是说道:“任凭阿姐做主,小弟都听阿姐的。”
舜华说服了秉望,第二天就委托棋姐儿两口子做大媒,上文家提亲。
这下正中了文举人的意,当即答应下来,亲自翻老黄历,定下了纳采、问名、纳吉之期,要依照古礼逐项走流程。
依文举人的意思,能尽早举行婚礼才好,毕竟秉望这样的女婿,有许多明白人惦记的。
秉望却要等到后年,他考完乡试后再成婚,大哥二哥都是进士,他要是连个举人也不是,多丢人啊。
舜华也只好依他,只吩咐周阿婆,把文三娘接到家里,好好培训持家之道。
这一天也是舜华家宴客的第三日,宴请长江装卸各码头的管事、长江航运的客户、和记银行各办事处的主管、各地粮食、茶叶、药材商人和各地经销商。
各位商人,与其说是来参加舜华大婚宴席,还不如说是来参加商务洽谈会的,特别是那些第一次来袁家村的客人,没想到一场乡下的婚宴,能来这么多富商大贾。
客人们见面先互递名帖, 如是同行,便打听各地的物价和消费水平。
如遇到别的行业之人,也要找找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人们三五成群,跟开小组讨论会似的。
王衍爵低调地做他的新郎官,在场的客人,只知道他出自太仓王家,是当今首辅的族弟。
只有如甘来这样去过南洋的人,才知道这位沉稳儒雅的新郎官,在南洋是如何厉害的一位狠角色。
但他们几个从南洋回来的人,在离开南洋的时候,就被打过招呼,回到大明,只谈在南洋的生意和移民的话题,至于南洋公司的一切话题,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