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第一国师 > 第141章

第141章

她虽然会做饭,但是却很少收拾鱼,少年看其动作慢吞吞,忍不住上前抢过,几下就将全部食材处理好。

冼如星将黄鳝放在纱布中,然后烧了一锅水,里面放葱姜蒜,再点上一点醋,之后隔着纱布把黄鳝放进去煮,烫了几分钟,将半熟的鱼拿出,只取脊背上的肉。起锅烧油,用蒜汤料酒一起勾了薄芡和鱼肉煮了两下,最后往上倒上一勺滚烫的猪油,香气瞬间四散开来。

陈寻好奇的来回张望,冼如星主动解释道:此为淮扬菜,名叫软兜长鱼,淮安厨师最擅长烹饪河鲜,鳝鱼又有赛人参的美誉,味道应该还不错。”

陈寻:“……”少年有些无语地看向她,半天憋出来一句,“你这全都是给那家伙准备的啊。”

冼如星没有搭话,将赤鳞鱼清蒸剩,之后又炒了几个青菜拌了个豆腐,眼看差不多了,与陈寻两人将菜端入屋内。

轻手轻脚的把朱厚聪扶起,让他试一试味道怎么样。嘉靖显然非常给面子,各自尝了一口,不禁赞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淮扬菜最讲究厨子功力,想不你没怎么研究过就能做这么好!”

冼如星被他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这副谄媚的样子又惹得陈寻心生不快,微微翻了个白眼,朱厚熜立刻恶狠狠的瞪了过去。

害怕两人又打起来,女道士连忙端起酒杯,对着少年笑道:“认识这么久了,我还没有好好谢谢你,虽然说咱们各为其主,但你也算救了我们的命,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照顾,来来来,陈小兄弟,我敬你一杯。”

陈寻面色不悦,但还是给了冼如星面子,将黄酒一饮而尽。

冼如星之后又刻意活跃气氛,说了些好话,总算将形势缓和了下来,见少年神情放松,趁着这个机会,开口问道:“陈小兄弟,我知道这个情形,你肯定防备着我们,但是眼下他的腿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我又不可能抛下他,我俩的命都在你手里,你就给我们透个底,你们可是白莲教的?之后怎么办?是要抓我们去见教众吗?”

陈寻犹豫了下,半晌,有些闷闷道:“我们不算是白莲教的人,只不过在他们手底下办事儿而已。”

冼如星与朱厚熜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疑惑。

“不是白莲教的……你们又何苦行刺冒这么大风险?”

话音刚落,陈寻面色巨变,恶狠狠的瞪着朱厚熜,他只是一个十二四岁的少年,这段时间的压力已经让其喘不过气来,如今几杯酒下肚,再也忍不住,对着当朝天子怒道:“自然是因为这狗皇帝,我祖宗就被他们欺压,如今到我们了,还是活不下去!左右都是死!不如跟他们拼命!”

朱厚熜有些懵了,回忆起对方平时的言行举止,许久之后,有些犹豫道:“你是九姓渔户?”

少年冷哼一声,没有否认。

此时,冼如星方才露出了然的神情。

九姓渔户,贱民之后。

……

与此同时,在塞菱县的县衙内,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男子,皱着眉头开口道:“你说,这几天一直在有人求购金赤麟?”

在他下方,向娘子颤颤巍巍道:“是,民妇只听过草赤磷,什么金赤磷听都没听过。”

“知道那人住在哪儿吗?”男子思索片刻,反问道。

向娘子摇了摇头,看见旁边官吏面色不善,连忙又道:“虽然不知道具体位置,但是有一次我家那口子跟其擦肩而过,大体知道他从哪方向来的!”

“好!你来指路,吩咐下去都不要声张。”男子命令手下,看了看外面昏黑的天,心中暗暗祈祷。!

第91章

所谓的“贱籍”,并非是大明朝独有的,事实上早在唐代,便有不少关于贱籍的记载,不过这些到宋朝末期都渐渐消失。直到元朝推行“四等人”制,一些东西方才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明朝建立后,继承了一些元朝人的制度,其中就有把人按三六九等划分这项。按照规定,贱民主要是由奴仆.娼妓.皂隶等组成。

当然了,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贱籍只要超过三代,便可去申请脱籍,之后与良民无异。所以按照道理,整个社会的“贱民”应该是越来越少才对。

但还有一类人,不是贱籍却胜似贱籍,这其中就包括浙东丐户,九姓渔户。文学家祝允明曾在《猥琐》中记载:“奉化有丐户,俗谓之大贫,聚处城外,自为配偶,良人不与接。”;《万历野获编》也说“明时浙东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

关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