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道路。
从杜家门口出行,弯出巷口后左转,沿着村中唯一一条主干道向北偏西方向前进十分钟,就可以看到鸣金村的北村口。出村后,水泥道路依旧延伸了一阵子,路两侧是稀疏的林木,到下一个十分钟的时候,面前的路分成了两条,一条向西北弯向海岬上的古灯塔,另一条则向下也即西南方向而去,不知通往何处。
脚下的水泥地由此处开始正式转变为石版路,树木亦大趋稀疏以致最终坦露出空地,到最后地面完全演化为狭长而赤裸的一条。
石版路大概存在了很久,石条都深深嵌入了泥里,因为经年累月的湿气与踩踏磨损,已经毁损了不少,砖与砖的缝隙间常有青草探出头来。路越是往西北拐,越是湿得厉害,路面也因此变得更加滑溜起来,潮涛的声响伴随着湿润的海腥气向两人扑面而来,很快他们便在海岬角上近距离见到了那尊巍然耸立的巨人。
祝映台看了眼表,时间是下午一点四十三分,换言之,从鸣金村口的岔道到这座灯塔需要二十分钟左右,从杜家门口算起则是四十分钟左右。
杜海燕的心情看来很不稳定,手机上那条简讯曾令她欣喜了一阵子,之后杂贷店发生的事情却不知怎么将她的情绪彻底扭转过来,现在实地面对亲兄长失踪的最后地点,她开始显得战战兢兢,心事重重。
祝映台决定暂不打扰她,他打量着周围环境,并贴着灯塔台座往前走了几步,甚至探头看了一下海岬下面。
鸣金村的这座灯塔乃是伫立在一处将近二十公尺高的海岬顶端,除了唯一一条笔直通往门口的道路,周围根本无法立足。海岬的绝对高度其实并不高,但因为底下就是黑沉沉拍击崖壁的海水,加之峥嵘突耸的岩石,看起来还是足够令人害怕。
灯塔本身已极其破旧,上小下阔的圆形塔身上青苔四处附着,其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可以看到一个面海的弧形窗口,总共是四个,最底部的窗口距离地面的高度有三公尺左右,相当于一层楼的高度。
「在妳的梦里,杜先生进入灯塔以后,就将门锁起来了是吗?」祝映台回头问。
杜海燕点点头:「哥哥以前来信也提过,因为点灯是很重要的事情,为免出现意外,代代相传,每次点灯人进去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门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