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姬泄心同意禅让的人是楼令,而楼令先控制“洛邑”,又让周王室公卿屈服,才完成和平过渡,最后让晋君周坐享其成。
一点参与感都没有,事情却是那么大,委实让得了最大便宜的晋君周很难真正开心得起来。
“中军将予寡人有大恩啊!”晋君周满脸感激地说道。
楼令面无表情地行礼,再说道:“是国家强盛强大,迫使天子屈服,不全是我的功劳,而是全体晋人精诚一致的必然结果。”
不能说这不是事实。
这里又牵扯到另一个事实,晋国在这二十来年翻倍强大起来,里面不能缺了楼令的功劳。
肯定也有晋君周的功劳,只要他坐在君位上不捣乱,哪能说不是一种贡献了?
然后,确确实实是一众晋人一再浴血奋战,才有了晋国当前的强盛。
不是那样子吗?光一个人卖力有什么用,有再好的掌舵者,一样要大家……或者说多数人配合与之一块奋斗。
至于说功劳占比度不会一样,完全是肯定的事情。
“诸位皆有大功,寡人必不能忘。”晋君周说道。
几个卿大夫也就需要说一些场面话,再将话题转到以后怎么对待姬泄心上面。
如果姬泄心不配合,晋室取代周王室会开一个很坏的头,告诉世人只要武力足够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个事实早就摆在明面,只是被掌权者阶级刻意进行压制,怕得就是有样学样。
只不过,还是那一句话,不用搞得血淋淋就能够事情办成,何必闹得太过难看呢?
他们畅聊了很久,直至营地驻扎起来才各自散去。
来到大河南岸,出了周王室的地盘,进入的当然是晋国在大河南岸的疆域,首先就是进入楼武的辖区。
先前已经有大批劳动力被抽调南下,根据事先做好的规划分区劳作,开垦荒地用于后面的军屯。
军屯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戍田型、屯军型、军户型三类。
楼令选得就是屯军类型,专门组建奴隶军团负责耕作,出产在后面一概提供征战大军。
将要去“黄池”的队伍一路走过,到处能够看到在旷野忙碌的人,一般还是一部分晋军在监视或监督大量带着脚镣的奴隶。
“我们动用了多少农奴?”郤至是真的不知道。
在之前,郤至回到“温”地,满脑子扑在规划对三戎的征讨。他倒是记得郤氏出动了两万多奴隶,可是并不知道其他家族出动了多少。
智罃幽幽地说道:“听说足足十三万,后面还计划抽调更多。”
“这就对了。”郤至指得是光郤氏就被抽调两万,总数怎么可能不超过十万。
郤至注视着智罃,笑眯眯地说道:“你可占大便宜了。”
“呃……”智罃想否认,可是对上郤至没有那个胆子,只好光提代价:“我家迁徙南下,想要获得多少耕地,日后需要慢慢补偿其他家族。”
如果是智罃担任中军将,他可以假公济私,得了便宜还装糊涂。
历史上的智罃可没少干假公济私的操作,要不然智氏是怎么在他担任中军将期间强大起来的呢?
有楼令的这个版本,看着就是智罃别想屁股挨到中军将的宝座。智氏想要在迁徙之后获得更多现成的耕地,的确是需要代价,差别就是代价或高或低了。
会盟的地点是在宋国境内。在晋国君臣抵达之前,宋君成已经带着一大帮宋国贵族在等候。
晋国的队伍距离“黄池”约二十里,宋君成外出进行迎接。
在宋君成迎接晋君周的时候,表现得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谦卑,互相寒暄的末尾还献上了两颗夜明珠。
会盟地点虽然是在宋国的境内,会盟台却是由晋人来修建。这是一项既定的规矩,不是在某个国家举行会盟,便是由他们来修建会盟台。
在随后的数天内,齐国、鲁国、杞国等等中原的国家密集到来。
更后面,南方的徐国、邗国、吴国、钟吾、钟离等国家或势力也先后到来。
期间当然会出现很频繁的社交,通常是列国的君臣想尽办法讨好晋国君臣,看似情况允许就进行各种试探。
直至来到正式会盟的当日,不见楚国有队伍过来。
“这是何等的冥顽不灵,又是如此无君无父啊!”晋君周亲自进行了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