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影响最大的就是燕国被齐国重新拉入局中。
燕国曾经与中原失联百多年,重新恢复联系之后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这一次,燕国派出使节前往“洛邑”谒见姬泄心,得知晋室狼子野心,使者回国禀告之余,燕国没少骂晋国和其他国家。
在燕国的危难时刻,曾经得到过齐国的鼎力相助,齐军打完了东胡还给燕国留下大片疆土。
当燕国得到齐君环的求援,尽管辽东区域与东胡厮杀不休,仍旧愿意派出一个满编一万两千五百人的军团南下。只是受到大河改道的影响暂时没有消除,燕国派出的军团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进入齐国境内了。
在楼令的记忆中,燕国重新参与到中原诸事好像是战国中后期?他得知燕国出兵支援齐国,不太明白是不是历史被改变了。
不过无甚所谓,即便是燕国加入纷争的时局,他们的实力相当有限,力量不足以改变局势。
待在“太原”的楼令已经将大一统理论写了三分之一,今年仍旧会一直待在“新田”这边。一待导致娇姬有了身孕。
四十多岁的妇女怀孕?这种事情在古时候显得很稀奇,讲实话对人妇不是什么好事。
楼令得知娇姬怀孕的第一个想法是吃药处理掉,遭到娇姬的强烈反对,其他人也是不能理解楼令的想法。
讲真话,楼令还能是什么想法,怕娇姬岁数大了不好生产,分娩的时候出现不忍言的事情啊。
能够长时间待在“新田”的楼令可不光让娇姬再次怀孕,几个嬖人也是先后怀孕。这其实就是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必然结果。
古典时代和封建时代,一家之主的后代越多越好,并且庶出很难威胁到嫡出。
古典时代的庶出就是媵、嬖人或侍女所出。
封建时代则是妾室所出。
外面的女人?那叫私生子。
对庶子和私生子比较公平的事情是,他们一样没有财产继承权,乃至于自个就是嫡出的财产一部分。
各个文明对私生子的看法并不一样,讲事实就是诸夏这边对私生子相对友好。
楼令其实已经很自律,起码外出征战不会到处找女人,连别人送来也能够克制,将精力专注在正事上。
不用意外,权贵走到哪个地方会缺了女人?不是女人自己送上来,便是有人会安排。
“我秋季就需要去‘新田’常住,要不……,趁你还不显孕,提前去‘新田’吧。”楼令不是建议,是拿主意。
这不是明年轮到楼氏坐镇楚地了吗?并且楼令这两年很少在“新田”露面,开始大动作之前必须增加存在感。
娇姬却是拒绝:“孕妇那么多,我怎么可以离开呢。”
一个家族的主母很自由,其他女人可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而作为一个家族的主母,最大责任就是照顾好作为家主丈夫的家庭,哪怕只是嬖人有身孕一样不能马虎。
从道德层面,那是主母应该尽到的责任。
说得残酷一些,家里有一头牲口怀孕都要着重照看,何况媵、嬖人或侍女生出来的孩子会成为主母嫡子助力,总归比牲口更好用。
当然了,那是庶子无法与嫡子竞争的前提之下,变成庶子能够威胁嫡子的年代就变得不一样了。
例如历史上的赵氏,有过庶子竞争上岗成为赵氏之主的例子,导致赵氏内部的嫡庶之争变得很残酷。
来到夏季下旬,楼令尽管担忧作为高龄孕妇的娇姬,还是启程来到“新田”。
而娇姬怀孕的事情不可能瞒着荀氏,作为荀氏之主的中行吴可算能够站在有理的一方呛楼令几句了。
“怎么可以那样呢?”中行吴不敢说太重的话,不然可以讲一句‘是不是要娇姬死’的话来。
能到那种份上?
必须先知道春秋中期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二十五岁,生活条件相对优渥的权贵之家肯定更长寿,只是平均寿命不会超过四十五岁。
好比财富差距会很大那般,权贵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当然不可能一样。
只是,四十多岁再有孕,娘家人确实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