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但像是阎建邦这般行云流水一套流程,弄出一辆崭新的怪异自行车,都很困难。
毕竟不是专业制造自行车的厂子。
国家这方面人才也不多,不然就不会只有三大牌子,飞鸽,永久和凤凰。
建国初期,百废俱兴。
工业本就不比发达国家兴盛。
轮胎有钢印,现在都省了去派出所打钢印,直接就能上路。
“这东西,制造困难吗?”
“你这图纸给我来一份,若是可以让咱们厂子自行生产,当做内部奖励,或许很有意思。”
郑旭有了些许想法,想了一会,就拉着阎建邦,让他带着图纸和成品,跟着前往办公楼。
不得不说,这想法很实惠,毕竟工人大多想省钱,上有老下有小,自行车对这个年代来说,还是奢侈品。
一般人真心买不起。
“陈秘书,杨厂长在不?”
“在那就太好了,我这有事告诉他。”
陈秘书想了想,低声道:“厂长有客人在里面谈话,我先去问问!”
不一会,陈秘书就出来,道:“可以进去。”
郑旭带着阎建邦进入厂长办公室。
让阎建邦有些惊讶,杨厂长坐在椅子上,似乎正和一名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谈话。
“哈哈,阎师傅来了,娄董事你还不知道吧,这年轻人可是咱们轧钢厂的新八级钳工,前几天可是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郑主任,你们来有什么事吗,这是什么自行车,看起来咋这怪异?”
杨长林这话,引起那中年人惊讶。
阎建邦眼睛却不自觉看向,坐在沙发上,正对自己露出惊喜笑容的女孩。
顾不得多想。
郑旭则把他画的图纸,还有成品自行车推给两人,道:“这是阎师傅今天制造出的自行车,除了轮胎,零件都是用咱轧钢厂钢材制造组装的,阎师傅在厂里购买的材料加起来也不足十来块钱,我是想问问,咱能不能多组装一批自行车,当做对厂里有贡献的工人奖励!”
“毕竟,自行车票比较难获取,我只是这样一种想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