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皇帝虽然被朝臣们蒙蔽了很多事情,但他能从夺嫡之争中胜出,也不是什么蠢人,他很清楚就算自己杀了曹靖,林柊也不会放弃造反,最多就是再找一个其他理由。
所谓的‘清君侧、除奸佞’只是一个为了名声好听编造出来的造反借口而已,谁信谁傻批。
这些朝臣们想以此逼迫他杀死曹靖,无非是觉得曹靖这把刀是悬在他们头顶的铡刀,想报复这些年曹靖对他们的威胁。
曹靖这些年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事情,皇帝也不是不清楚,他只是不在乎,并且觉得曹靖身上有把柄正好,若是日后曹靖权力大到影响他这个皇帝了,可以借此名正言顺的把曹靖处置了,他这个皇帝还能换一波铲除奸臣的好名声。
而且曹靖得罪朝臣,与朝臣们势不两立,正合皇帝的意,他抬举北厂和曹靖出来本就是为了抗衡这些朝臣们的,只有两方势力维持平衡,他这个皇帝才能稳坐钓鱼台。
如今朝臣们想借着林柊的势,逼迫他处置了曹靖,就是想断了他的臂膀势力,把他变成傀儡皇帝,以后林柊打过来,说不定还能把他绑了向新主投诚。
皇帝越脑补越觉得这些万众一心逼迫他的朝臣们不怀好意,就连曾经的那些保皇党朝臣也在其中,他的心腹爱臣居然也加入其中来逼迫他,这让他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心腹背叛了,朝堂上究竟还有多少人忠于他这个皇帝。
要不是皇帝这些年里早已经把曾经跟自己争夺皇位的兄弟们陆陆续续弄死了,他都要怀疑现在是不是有朝廷支持他的那些死鬼兄弟们造反了。
朝臣们越给皇帝施压,让皇帝处死曹靖,皇帝就越不愿意处死曹靖,越觉得曹靖才是自己值得信赖的心腹,毕竟曹靖得罪了满朝文武百官,只能依附于他这个皇帝了。
有皇帝的力保,皇帝坚决不肯处死曹靖,文武百官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们总不能拿刀架在皇帝脖子上逼他杀曹靖吧。
不过皇帝对曹靖的力保态度,也让朝臣们惴惴不安,他们今日如此逼迫皇帝处死曹靖,曹靖肯定恨死他们了,日后他们与北厂之间的关系更紧张了,说不定哪天就被曹靖网罗罪名投入诏狱之中折磨致死。
皇帝那么信重曹靖,真的会愿意相信他们是被曹靖构陷的吗?
这种每时每刻都要担忧自己是不是被北厂的探子盯着,是不是下一刻就要被北厂闯入府上抓入诏狱中折磨致死的惶惶日子,让朝臣们心力交瘁。
今日文武百官之所以那么齐心协力的逼迫皇帝处死曹靖,并不是像皇帝脑补的那样什么想要背叛他,他们就是单纯的想趁此机会把曹靖搞死,也省得他们每天那么提心吊胆的。
曹靖死后,就算北厂依旧会有下一任厂公,但有曹靖不得好死的前例,下一任厂公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他们也就有了喘息之机。
这才是满朝文武不管是不是保皇党,都要齐心协力的对皇帝施压,让皇帝处死曹靖的原因。
退朝之后,皇帝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文武百官们也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曹靖回到北厂之后,心跳依然没能平复下来,今天他可谓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如果不是皇帝坚持保他,今日就是他的死期了。
曹靖心知皇帝今日能抗住压力保他,以后未必能一直抗住压力,毕竟随着林家军越来越靠近京城,哪怕皇帝清楚林柊打的‘清君侧、除奸佞’的旗号只是造反借口,在亡国近在眼前的危机下也会选择舍弃他曹靖,好歹让林柊没了借口暂缓攻势,皇帝也能多苟延残喘一会儿。
所以曹靖已经思索起来,要么就是解决林柊这股造反势力,让皇帝依旧占据上风,这样皇帝就不会因为忌惮林柊而舍弃他;要么就提前想好退路,不管是林柊打进来还是皇帝想舍弃他,他都能提前跑路……
曹靖将自己的义子曹嘉荣唤来,把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曹嘉荣:“荣儿,你如何看待此事?”
曹嘉荣的确就是当年的温嘉荣,温嘉荣入宫之后,也像原剧情中顶着‘温嘉荣’这个身份的林忠一样,变成只有一个小荣子名字的罪奴太监。
温嘉荣不甘心自己就这么一辈子完蛋了,他在皇宫大内受人欺负,刚开始还能端着温家小少爷的气势去反击,在被狠狠的教训过一顿,差点就这么死了,温嘉荣才意识到在死亡面前其他都不重要了。
于是温嘉荣学会了低头,学会了讨好他人,他终于是活成了点头哈腰小太监的模样。
曾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