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曹靖看着于家二爷哭得如此真情实感,不禁有些犹疑,毕竟代入一下,换做自己是于家主,在有逃狱的机会,也肯定会优先自己逃走,还能再带一个人的话,那肯定也是带自己的继承人,至于家族其他人都没有自己和继承人重要,可以抛弃。
而这些被抛弃的于家人,当然也就没资格知道太多了。
但曹靖还是不甘心,就算猜到于家剩下这些弃子大概率什么也不知道,他也还是把人全都用刑审问了一遍,没能问出多少有价值的情报,还是让他很失望。
站在曹靖身后一直充当木桩保持沉默的曹嘉荣也听完了对于家人的审讯,他提心吊胆的就担心于家人会在酷刑中想到什么说什么,然后把当年温嘉荣的事情说出来,暴露了他的身世。
毕竟他曾经因为执念在有机会当曹靖义子时,曹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只改了姓,没改名,嘉荣这个名字虽然不算罕见,但太过巧合的重名,就可能让曹靖怀疑上他。
于家有个叫温嘉荣的外孙因为父族被抄成了皇宫罪奴小太监,然后六岁就入宫当太监的他请求曹靖给他赐名曹嘉荣,这种巧合实在太让人容易联想了。
好在于家主也知道自己当年力主抛弃亲外甥的行为太不厚道,也会羞愧逃避,下令封口此事,当年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早已去世的于外祖和外祖母,于舅舅和舅母。
于舅舅就是如今的于家主,他已经被救出了诏狱,而舅母则是如今的家主夫人张氏,张氏在得知自己丈夫和嫡长子抛下她和一双年幼的嫡子嫡女逃走之后,就陷入了呆滞状态,哪怕被用刑也没能供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显然是心神被刺激狠了,有些失了智。
初此之外的于家人可能有重要人物听说过一点当年相关的消息,但却了解得不清楚,如今这个危机时刻他们也没想起来。
提心吊胆了半天的曹嘉荣见没人供出温嘉荣事件,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杀心更盛了。
这些于家人不能再活下去了,他们现在没供出温嘉荣,不代表以后想不起来这件事,必须得万无一失的将他们都解决掉。
这样以后知道他身世的,就只有那个救走了于家主父子俩的幕后黑手。
那个幕后黑手显然是想跟他谈判,有得谈,就有办法解决。
在没有怀疑曹嘉荣这个义子的情况下,曹靖对曹嘉荣还是很信任的,所以曹嘉荣只是对曹靖略进谗言,曹靖就下令把于家人全都解决掉了。
林柊在收到还在诏狱里的于家人都死在曹嘉荣手下之后,就派人把这个消息递给了于家主父子俩。
总要让两人知道,他们的家人是怎么死的吧,也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仇人是谁吧。
于家主父子俩为惨死的家人痛哭的同时,也无比的怨恨曹靖和曹嘉荣。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曹嘉荣就是当年的温嘉荣,林柊拿捏住于家父子俩,只是用来威胁曹嘉荣给自己办事的棋子,如果曹嘉荣不识趣,他就告诉于家父子曹嘉荣就是温嘉荣的真相,然后把于家父子俩放出去。
都不需要林柊安排什么,于家父子俩为了给自己的家人报仇,都会主动揭穿曹嘉荣的真实身世。
如果曹嘉荣识趣的愿意为他办事,那么于家父子俩就会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下,也暂时不会知道曹嘉荣=温嘉荣这个真相,他们俩想报复曹嘉荣也找不到办法。
不管怎样,林柊始终是稳坐钓鱼台的。
林家军在林柊的率领下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朝京城打过来,这一路上遇到的各方势力都不是他的对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林家军战力如此可怕,逐鹿天下的成功率是最大的。
于是那些怀才不遇或者看不惯世道不公隐居市井山林的人才,纷纷投靠林柊这个他们看来夺取天下成功率最高的明主。
林柊受司源教导多年为君之道,礼贤下士,广纳谏言,又不失明君之风范,那些前来投靠的人才很快就被他收服,一个个心甘情愿的在他的甜言蜜语之下为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效力。
下人劳力,中人劳智,上人劳人。
林柊现在就是那个劳人的上人,他将核心权力紧紧的捏在自己手里,却又把事务工作都下放给下属去干,用人不疑,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令人莫敢不服。
一时间林柊都把之前惦记着的曹嘉荣给抛之脑后了,直到他安插在京城负责此事的探子给他发来密信,他才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
布局都布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