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曹靖满心茫然的被皇帝派人锁拿入宫,然后跪在皇帝面前,被皇帝把那些眼线的口供给摔到了脸上。
曹靖一看那些口供内容,大惊失色,连忙喊冤:“陛下,奴才冤枉啊,奴才根本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奴才一直跟在陛下身边,深知现在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怎么会撺掇皇子们内斗呢?”
曹靖深受皇帝信任,怎么会不清楚皇帝的雷区在哪里,别说撺掇皇子们夺嫡内斗了,他连接触都没怎么接触过皇子们。
但皇帝却已经对他起了疑心。
不止是因为这些眼线的口供,更因为他惊觉北厂的势力似乎是有些大了,曹靖的权力有些大了。
就算这些挑拨不是曹靖做的,但皇帝发现如果曹靖真的想这么做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北厂对皇宫和皇子府上的渗透程度让皇帝都感到了心惊。
这股力量应该是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的,可是当他发现自己过于信任曹靖,曹靖也有了掌握这股力量的权限之后,他开始不放心了起来。
皇帝是多疑的政治生物,他对曹靖不信任之后,哪怕曹靖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没什么用,但如果他依旧信任曹靖,再多的口供也锤不死曹靖。
考虑到如今的局势,皇帝没将曹靖如何,只是接连提拔了好几个北厂的人分了曹靖的权力。
其中就有曹靖的义子曹嘉荣。
皇帝发现曹嘉荣作为曹靖的左膀右臂,如果一直留在曹靖身边,他抬举其他人也很难斗得过曹靖,索性他就直接抬举曹嘉荣来跟曹靖斗。
至于说曹嘉荣会不会与曹靖父子情深,不愿意跟曹靖争斗,皇帝根本不会给曹嘉荣这样的选择权。
当皇帝选中了曹嘉荣作为曹靖的政治对手之后,哪怕曹嘉荣不想斗,他也会被逼着斗的,曹靖也不会再信任曹嘉荣这个义子。
毕竟只是义子,又不是亲儿子,曹靖义子那么多,曹嘉荣就算是最得用的那个,也不至于父子情深到愿意把自己手里的权力拱手相让。
皇帝相当懂得如何制衡。
曹靖手里的权力被瓜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正惹了皇帝的眼,需要低调,不敢有任何意见。
曹嘉荣趁势而起,这正是他的算计结果,他趁机私底下联系曹靖,表示他愿意明面上假装跟义父斗得不可开交给皇帝看,实际上依旧以义父马首是瞻。
曹靖信不信不要紧,他现在也只能信了曹嘉荣,以此减少自己的损失。
起码两人好歹有义父义子的名分和情分,说句不好听的话,曹靖将不定就只有死在诏狱一条路了,但如果败给了曹嘉荣这个义子,曹嘉荣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得留他一命,还得好好给他养老,除非曹嘉荣想要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否则是不敢对政斗失败的义父赶尽杀绝的。
比起将权力分给外人,曹靖当然更愿意分给自己的义子,反正皇帝现在疑心他了,这些权力他也留不下来。
曹嘉荣就这么两头吃,两
头赚?()?9??╬?╬?()?(),
一跃成为能跟曹靖分庭抗礼的荣公公。
北厂曹靖的权力被分化()?(),
这个消息让朝臣们高兴激动不已()?(),
毕竟被分化之后的北厂可上下一心的北厂好对付得多了。
就像之前为什么区区一个北厂能跟满朝文武的官员抗衡呢()?(),
一是因为北厂背后有皇帝撑腰,皇帝拉偏架,朝臣们能怎么办呢?二是因为文武百官也是有党争的,他们都不够团结,北厂对他们拉一批打一批,就导致朝臣们在面对北厂时占据不了多少优势。
如今北厂也有了党派之争,也有了严重的内斗,那么谁还怕谁啊,政斗他们可擅长了!
于是朝臣们和北厂斗得越发热闹了起来,再加上之前还没能被完全掐灭的夺嫡之争,皇帝这个端水大师都端不平水,把握不住其中的平衡了。
朝廷内斗成风,林柊收到探子传来的消息之后,心中相当的满意。
对于曹嘉荣一边完成他交代的任务,一边谋取更高的地位,还能把水搅得更混,这对林柊太有帮助了。
林柊对曹嘉荣也更加欣赏了起来。
于是林柊吩咐手下对于家主父子俩更善待了几分。
这父子俩虽然是属于曹嘉荣的把柄,但也是曹嘉荣仅剩的亲人,而且等日后说不定于家父子俩还能成为他送给曹嘉荣的礼物,当然要好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