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唐仙帝,我历经大唐三百年风云 > 第51章 开仓放粮

第51章 开仓放粮

然而,这是朝廷早就谋划好的事情,是由皇帝和三省以及户部的主官一手操办的,因此,那些粮商出去找门路也是枉然,现在就连世家都是一脸的懵逼,难道他们还能让户部停止放粮不成?

这一天注定是那些粮商的噩梦,粮食卖不出去,那就意味着粮食价格就得往下降,不说那些粮商是花了多少钱收来的粮食,光是运输这一项的耗费,就让那些粮商只感觉眼前发黑。

有人发愁,就会有人笑,在东宫的明德殿内,李世民是哈哈大笑,城里的情况已经被百骑司传给了他。

在万年县和长安县的县衙门口现在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些都是等着领取粮食的长安城普通百姓。

就听李世民笑道:“传旨,接下来两天城中取消宵禁,百姓家中差不多都没有粮食了,让长安和万年两县加派人手,必须要保障百姓的吃食,不许饿死一个人。”

韩仲良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已经交代下去了,长安和万年县的县令还不至于敢违反朝廷的政令。”

李世民大笑着点点头道:“好,另外根据关内道各州刺史送来的奏折称,各地的灾情严重,但百姓基本都已经得到了安抚和赈济,现在在官府的带领下正在开挖水渠和水库,诸位爱卿,你们都说说看,接下来朝廷该如何走?”

韩仲良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接下来朝廷应该要为种植秋粮做准备了,如果不抓紧时间让百姓抢种一季秋粮,那么,就得等到明年秋收了,可是,朝廷根本就拿不出来那么的赈济粮啊。”

房玄龄站了出来,“臣附议,应当让司农寺早做准备。”

长孙无忌也拱了拱手道:“臣也附议,此外,应当还得让各地官府加强地方上的管理,毕竟,现在正值灾年,必要的防备措施还是要有的。”

而杜如晦则是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开军库,调动各地的折冲府参与救灾,帮助灾民开挖水渠和水库,如此,一来可以提高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二来,也可以加快水渠和水库的开挖速度。”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他还是有些肉痛的,因为开启军库,那就意味着要调用军粮,那可是他为了跟突厥开战而积攒下来的家当啊。

两年前的渭水之盟他可是一直都记在心里的,那一次的耻辱就如同一根刺,一直卡在他的喉咙里,让他无比的难受。

所以,他从贞观元年开始就一直憋着报仇,可是奈何,大唐初立,朝廷的底子太薄了,又加上这两年连年灾害,让他一直都腾不出手来。

但肉疼归肉疼,眼前还是蝗灾重要,“那就让兵部去办这个事情吧,但有一点,各地折冲府的府兵只能调动一半,另一半的兵力必须处于戒备状态。”

杜如晦躬身一礼,“诺,老臣回头就去安排。”

李世民继续开口道:“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崔家肆意杀害长安县县丞以及衙役的事情,现在也该整治他们了。”

而各大世家现在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尤其是王,崔,卢三家,他们可以说这次亏大发了,其中又以崔家最惨。

崔仁德和崔仁里在家里一直都在等着那些探子的消息,可是眼看着天都快黑了,依旧是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派人出去打听了一下,那些雇佣的车队都已经回到了城里,按理说这时候应该是有消息送回来的。

崔仁里看着崔仁德说道:“兄长,看来那些探子估计是回不来了,咱们接下来要怎么办?那些人拿了好处,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把玉儿放回来,咱们不会是被骗了吧?”

崔仁德闭着眼睛怒斥道:“你急什么?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等着吧,要是玉儿真的回不来了,那也是他的命!”

崔仁里不忿的说道:“大哥,玉儿可是咱们崔家的嫡长子,难道咱们就这么忍了吗?”

崔仁德哼了一声,“我说要忍了吗?不管是不是李氏商行干的,也不管玉儿是不是能够安全的回来,接下来,咱们都要报复回去,在等等吧,通知下去,让暗堂的人晚上准备动手。”

“是,兄长。”

崔仁里刚要去吩咐暗堂的人,一个家丁就跑了进来说道:“郎君回来了,家主,郎君回来了。”

“哦?玉儿当真回来了吗?”崔仁里赶紧问道。

崔玉确实是被放回来了,而且还是被洗得干干净净的放回来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李珏。

说话间,崔玉就走进了大厅之中,“孩儿见过父亲,见过二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