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我,童渊弟子,称霸三国谁敢不服 > 第470章 猛士守四方

第470章 猛士守四方

新王朝开启,百废待兴。

所有的人都充满了干劲,充满了活力,整个天下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耕牛遍地走,商客满官道。

而同时,好消息不断。

开圣元年三月,西域二十几个小国,同时来上贡称臣,他们愿意永远作为大明的属国。

大明天子张绣,在皇宫大殿接见了使者,接受了他们的提议,将西域纳入大明的的版图,同时任命张郃为护西域中郎将,张燕、蔡阳、孔秀、杜袭为副将,率领五万兵马,一直驻扎在西域的最西边大月氏,这里就成了大明与贵霜帝国的边境,与交合城的藏霸互相互应,确保整个丝绸之路的畅通。

张郃、张燕等将领急需要功劳,而且张绣知道,张郃是大器晚成,或者说越老越妖的将领,有他驻守在西域,一定能够挡住贵霜帝国,保证边境安稳。

这一下整个商路,更加繁荣,使凉州的面貌,也日新月异。

五月,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张辽北征乌恒取得了大胜,乌桓的兵马或投降,或被斩杀,首领也被削首,百姓大多迁在朝鲜半岛,大明天下的最后一个北方边患,彻底解决了。

江山打下来了,要让它一代一代的昌盛下去,除了吏治清明之外,军事力量依然要强大,强兵猛将驻扎在四方,内没有宵小之徒作奸犯科,外没有胆大妄为之辈举兵入侵。

正所谓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生于外。

因此根据张绣的提议,兵部官员共同商讨,以前的兵团重新命名并划分驻地。

北方兵团统帅张辽,驻地在幽州的燕京,兵团的大将,除了张辽以前麾下将领外,再加上柳毅、牵招、朱灵、于禁和赵俨。

兵马编制为十万,另有两万骑兵。

南方兵团,统帅为黄忠,驻地在荆州的襄阳,兵团大将除了以前黄忠麾下的外,再加上徐晃和黄权,兵马编制为十万。

中原兵团,统帅为张任,驻地在冀州的邺城,兵团大将,除了以前张任麾下的将领之外,再加上侯成、成廉和糜芳,兵马编制为十万。

关中兵团,统帅为李严,驻地在凉州的天水,除了以前张任麾下将领之外,再加上姜维和邓艾,兵马编制为十万。

西南兵团,统帅为文聘,驻地在益州的建宁,兵团大将,除了以前文聘麾下的将领外,再加上曹豹和车胄,编制为十万。

京师兵团,统帅为赵云,驻地在洛阳,兵团将领除了以前赵云麾下将领外,再加上诸葛瑾和潘璋,编制为十万。

骑兵团,统帅为马超,驻扎在北地郡及并州的雁门,编制为五万。

北海舰队,统帅为陆逊,大将依然是鲁肃、徐盛、贾逹,驻扎在东海,琅琊、东莱等港口,编制为五万。

南海舰队,统帅为甘宁,驻扎在广陵、番禹、南海等港口,将领除了冯习、张南外,再加上凌统、董袭、吕蒙,编制为五万。

各兵团编制人员不齐的,由兵团统帅负责招募。

工部尚书诸葛亮及各州刺史,负责兵马的装备及粮草。

整个大明天下,常设兵团有六个,共计六十万大军,外加两万骑兵。

独立的骑兵团共计五万。

两个海军舰队共计十万。

除了这些常设兵团外,还有藏霸和张郃的边防军共计七万。

当然,这些没有计算各地的府兵、郡兵。

真正打仗的时候,府兵、郡兵一般只负责运送粮草,救治伤兵,做后勤保障。

如此一来,大明的军队就与其他的军队不同,如果出兵十万,那这十万都是精兵,并不包括负责后勤辎重的府兵和郡兵。

敌方搞不清楚这些,一定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以后是否要继续扩兵,根据综合国力,以及实际需要决定。

同时,张绣规定,兵团统帅、将领,及兵士,每过五年,要进行一次轮调,统帅要换地方,将士要到不同的兵团去,兵士有三成要流动,而且不能流向同一个兵团,基本按照一团驻三地,一地驻三团的标准进行。

六月,南海舰队统领甘宁禀报,南海舰队编制齐全,准备充足,请求出海。

五月刚给了兵团编制,六月编制便齐全了,这得益于徐州的陈登、扬州的张昭。

徐州的五万兵士投降之后,很容易挑出三万水军,而这几年,扬州的造船厂已经造出了一部分大海船,加上他们从辽东带回来的大海船,完全可以满足南海舰队。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北海舰队现在没有回来,否则,大海船肯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