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设了“武举”,此后一直沿袭,意在选拔有武艺之人进入军中担任武官,名将郭子仪就是通过武举进入军中担任武官的。
唐朝科举考试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类,即生徒和乡贡。
生徒就是各州、县学馆、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里的学子;而乡贡就是指那些不在学校学习而学业有成“投碟自举”,经过地方官吏考核合格的人。
科举考试的科目繁杂,常科就有五十多种,常见的就有进士、明经、明算等等,武举被创立之后也被列为常科。
因为朝廷和地方都没有设立武学学馆,因此参加武举考试的学生来源唯有乡贡一途,也就是说你要参加武举考试,就必须要先向主管武举选拔的司兵曹参军事举碟自荐,然后该州府的司兵曹参军事就把这些人集中进行考核。
此时的武举,考试方面还是注重技勇,对谋略方面不怎么在乎,州府级武考的科目有谋略(兵法)、才艺(勇技)、平射(箭矢水平飞行射中靶子)、筒射(比射程和中箭数目)。
成绩优异者与各州府每年上贡的贡品一起被押送的官兵送往兵部参加考试,到了兵部之后,可以有两个选择,分别考平射和武举。
平射科的考试内容是射靶子,箭矢的飞行轨迹必须是一条直线,三十支箭矢,靶子上有三个环,三十支箭全部都射在三环内就算达标,环数越高,代表成绩越好,上榜的机率就越高。
武举的考试主要内容初期有骑射、步射、长朵、马枪、言语等,后来又增加了举重和材貌等项目。
在这些项目的考试过后,符合标准的人可以选择就地放缺,就是担任低级军官,如果还想继续参加选拔,可以参加武考的项目有三个:骁勇、材貌(身材和相貌)、统领(带兵能力),成绩尤为突出者,则可上榜任用之,否则退回原籍任用。
郭子仪当年参加武举考试后被任命为左卫长上,这是一个从九品下的武官,与进士及第授官从九品下或从九品上待遇差不多(这是《郭公庙碑铭》碑阴上的记载,而正史记载的是郭子仪武举之后授官左卫长史,左卫长上只是从九品下,而左卫长史是从六品上的官职,两者足足相差了三大品,很明显正史记载不符合常理,有误!)
王忠嗣对王兴说:“为将者,谋略为上,武勇为下,我儿今后要多读书,增长智慧谋略,武艺再非凡,也不过百人斩、千人敌,想要万人敌,还得倚靠谋略智慧取胜!”
王兴抱拳答应:“儿子谨记阿耶教诲!”
王忠嗣点了点头,又说:“为父装病之事可以瞒着你其他兄长,唯独不能瞒你长兄,接下来在长安这几个月还得由他来给为父做掩护,你去把他叫来吧!”
“诺!”王兴答应,转身离开房间前去寻找王振。
他到来王振居住的房子站在门外喊道:“长兄、长嫂可睡了么?”
房内传来长嫂杨氏的声音:“还没呢,十三郎有事么?”
“小弟找长兄有事!”
王兴的话刚说完,房门就被打开了,杨氏站在门内,他抱拳躬身道:“见过长嫂!”
杨氏笑着说:“你长兄在泡脚,十三郎有事进来说吧!”
王兴走进房内,王振正泡着脚,看见他来就问道:“这么晚了,十三郎怎的还不去谁?找为兄何事?”
王兴抱拳道:“阿耶有事求见长兄,还请长兄速速去一趟!”
王振一听,脚也不泡了,赶紧从桶里拿起来擦干套上袜子,踩着木屐就急急忙忙跟着王兴出了小院。
来到王忠嗣的房间,王振却看见王忠嗣正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脸上的嘴歪眼斜没有了,手脚也利落得很。
“阿耶,这······”王振惊得差点下巴都掉了。
王兴已然关上房门,王忠嗣指了指房内中间的长几,父子三人隔着长几跪坐。
王忠嗣双手放在膝盖上说道:“你都看见了,为父是装病,此乃十三郎想出来的计策,若不装病,为父难以活着离开天牢!”
王振半响才回过神来,他长吁一口气:“阿耶没事便好,没事便好,只是儿子有一事不明,阿耶装病可以瞒过主审官员和其他人,也能瞒过一般的医师,如何能瞒过御医?”
王忠嗣也不清楚,看向王兴:“这就要问你十三弟了!”
“咳咳”王兴捂着嘴清了清嗓子,说道:“儿子买通了刘御医!”
“此乃欺君之罪,他如何敢?”王忠嗣疑惑道。
王兴慷慨激昂的说:“如今朝中奸佞当道,重用酷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