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了剩余三间房的禁制之后,陈皓伟首先进了右厢房。
这里是间书房,窗棂开在门的一侧,窗下摆着一张长桌,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不过纸不是宣纸,而是画符用的黄裱纸;墨也并非黑石,而是一块鸡血朱砂;砚台乃是一方青玉所制,大小一尺见方;笔架上挂着两支毛笔,通体刻满了咒文,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这是两支符笔。
陈皓伟走近看了看,桌上有一个盒子,分了五格,每个格子里都装着不少已经画好的符箓,拈一张起来看了一下,却发现这符箓还差着最后一步没有完成,并非成品。
炼符的工序其实也颇为复杂,符纸、符墨都是以特殊的材料所制的,画符用的“黄裱纸”,其实并非是以普通造纸工艺所制,修士用来画符的“朱砂”,其实也并非是天然朱砂,而是以天然朱砂为主料制成的“朱砂墨”。
符箓画好之后,还有一道工序非常重要,便是为符箓“开光”。
说的直白一些,其实就是给符箓“充电”。
给符箓开光的办法有很多,最笨的一种办法,就是修士一张一张地向画好的符箓里注入相应属性的元气,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符箓无法生效,多了,符箓也就直接报废了。
当然,除了这种最笨的办法之外,还是有很多比较轻松就能为符箓开光的办法的,不过,陈皓伟从张蓉蓉那买到的秘籍里面,就只记载了一种最简单、耗时最久的方法——晒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符纸开光也一样……
虞夏护旗还是留了一手的,作为虞夏最大规模的符箓供应商,他们恐怕是希望修士们都嫌炼制符箓麻烦,直接买成品。
除了靠窗摆放着一张书桌之外,右厢房另外三面墙,都是靠墙摆着书架的,最大的一座书架摆放着的是对修士最没用的资料——《妖谱》,旁边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缺壹佰叁拾捌”。
这恐怕比虞夏护旗掌握的《妖谱》还全吧?不过,有屁用啊……
另外两个书架上的东西就有用得多了,不过,比起摆放《妖谱》的那个书架来,书籍的数量就少得太多了。
靠着书桌的那个书架上,摆放着的,是有关制符、炼丹、炼器的秘籍,有简有册,陈皓伟粗略翻阅了一下,内容由浅至深,不仅有讲述理论的典籍,还有大量的符箓图、丹方、法宝的炼制方法,以及配套的符术、丹术、宝术。
与这个书架相对的,是最小的一个书架,上面摆放的是有关修炼与法术的秘籍,陈皓伟只是看了看封面,就在心里为何有志再次默哀——他家祖先收藏的修炼秘籍赫然五行俱全,偏偏留在禁制外的,就是一本最不适合他修炼的《烈焰通天》。
而且好死不死,还在秘籍里最不该被关注的内容上面划了重点,就像是在引导后世子孙一定要走魔道一样。
要是何有志并非是金系异人,或者没有走魔道,他早就可以继承祖先留下的这一切了,解开禁制之后,他自然有机会改换功法,有生之年突破神通境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可惜了。”陈皓伟从书架上取了一本《吐纳十法》,随便翻了两页,感叹了一句。别看这功法名字平平无奇,却是比《巨木》品质还高的金系修炼功法,《烈焰通天》也仅仅只是与《巨木》相差无几而已。
要是何有志的祖先留在外面的是这本《吐纳十法》,这个洞天现在就没他什么事了,而且,他怕是早就进了何有志的肚子了。
除了书籍与制符工具之外,右厢房里面也没有其他了,陈皓伟也不打算现在就遨游书海,于是便退了出来,打开了耳房的大门。
耳房看样子是一间炼丹室,药铡、药臼、药碾、小磨等等器具一应俱全,靠墙的位置立着一座药柜,旁边立着一个架子,上面摆满了玉制的瓶瓶罐罐。
有几个玉瓶陈皓伟看着眼熟,取来一看,其中两个底部刻着“小香”两个字,跟他在左厢房发现的那个空瓶子一样,应该也是盛放“小香丹”的。
而另外的几个,底部刻着的是“众香”两个字。
“小香丹”的用途陈皓伟已经从何有志那里得知了,而且那本《烈焰通天》里面也有附注记载,是助力普通人崩裂基因用的。不过,“众香丹”的用途是什么,他就不清楚了。
想必右厢房的那些书里面,会有记载说明的。
耳房正中,有三座炉灶,上面分别摆放着鼎、镬和煲。
修士炼丹制药,其实与小说里想象的大相径庭,却与现实中相差无几,炼制丹药的工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