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这个皇帝真难当 > 039 图穷匕见

039 图穷匕见

味十足。

真德秀就是一个理学儒生,别说实际到边关领军,就连兵部跟枢密院都没有进入,说他纸上谈兵都是抬举了。

果然在听到宣缯的讽刺之后,真德秀神情有些难堪,他拱手朝着赵昀请命道:“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亲自前往淮东平叛!”

见到真德秀有些上头,赵昀摆了摆手道:“真中书稍安勿躁,朕知道你急于平叛,但此事得徐徐图之。”

说罢,赵昀继续看向史弥远问道:“如若安抚,史相公有何计策。”

“回禀陛下,老臣认为可派人先去打探虚实,稳住李全之后再行定论。”

“史相公认为谁合适?”

“海州刺史徐晞稷曾任楚州通判,向来与李全等人交好,若任命他为淮东制置使,定能安抚忠义军诸部,给朝廷争取时间从长计议。”

徐晞稷?

听到这个名字,赵昀脑海中隐约有些熟悉的感觉。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史弥远就安排了徐晞稷接任淮东制置使一职。

他跟李全等人关系确实很好,甚至是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地步。到任之后为了安抚忠义军获取“平叛”功绩,态度完全是称得上讨好谄媚。

徐晞稷身为上官,却把李全称之为“恩府”,把李全之妻杨妙真称之为“恩堂”,甘愿屈居其下。另外还把军器库的装备,全部赠送给忠义军示好,大幅助长了李全野心,想要把山东忠义军诸部全给吞下。

就这种懦弱无能之辈,也配成为边关军政统帅?

还没等赵昀给出意见,乔行简就出言反对道:“臣认为史相公此举不妥。”

“有何不妥?”

赵昀伸了伸手,示意乔行简说下去。

“臣曾在淮东担任过转运判官,听闻过徐刺史与李全私交颇深,并且性格胆小怕事。如若他接任淮东制置使一职,必不能给忠义军带来足够的威慑,恐有做大之隐患!”

乔行简外放为官的时候,就在淮东地区任职过,自然知道徐晞稷是个怎样的人,以及他与李全的关系。

朝廷暂时没有实力剿灭,选择安抚从长计议没问题,可不能放任李全部继续做大,到时候会尾大不掉!

乔行简跟真德秀两人接连出来反对自己提议,史弥远明面上虽然神情如常,但内心里面却极度不爽。很明显随之赵昀逐渐插手朝堂,这群经筵讲师就开始挑战自己的权威。

“乔卿的意思,徐晞稷担任淮东制置使,会养虎为患对吗?”

赵昀装作不知道,故意追问了一句。

“有很大可能。”

乔行简也是以不畏权贵闻名,回答时候没有遮遮掩掩,摆明不信任徐晞稷。

“常言道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朕认为派徐晞稷继任淮东制置使正合适。”

什么?

听到赵昀莫名其妙说出这句话,在场众人全部都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望着皇帝。

说了这么多,各种利弊优劣都指了出来,皇帝明明知道派徐晞稷是最坏的选择,却还认为他最为合适,真想要养出一条饿虎来反噬自身吗?

面对群臣的诧异,赵昀却处之泰然的说道:“忠义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拥兵自重,可又占据着道义制高点,朝廷方面不好强行收编动武。”

“现如今楚州发生兵乱,不过从目前得知的消息仅能推断出,组织者是李全的部下刘庆福,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能表明,李全跟杨妙真两人参与并主导。”

“另外就连制置使许国的身亡,也不是死于乱军之手,而是逃离楚州城后自缢。”

“如果李全够狠来一招弃车保帅,把刘庆福给抛出来顶罪,朝廷方面出兵不足以做到师出有名。依旧强硬平叛围剿的话,很容易引发其他诸路忠义军的同仇敌忾,到时候叛军规模会达到十万级别。”

“想要顺利拿下李全必须师出有名,并且占据道义制高点,迫使其他诸路忠义军不敢轻举妄动。还有讨逆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平叛,不给金国或者蒙古任何介入的机会。”

“综上所述,朕认为派徐晞稷接任制置使会麻痹李全,认为朝廷方面走了安抚绥靖的老路。野心这东西只会无尽的膨胀,相信很快李全就会得意忘形,只待拿到反叛证据就到收网的时刻。”

赵昀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想法,让在场众人震惊之余纷纷陷入沉思,开始权衡这套方案的利弊。

确实目前处境就如同皇帝所言的那样,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