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直接获得了资金支持。
除了对于新物理科技研发的支持外,高层决策也强调了其他工作,包括情报工作以及合作谈判。
“我们要和他们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开放一些新物理的科技领域。”
“比如,引力,一定的技术是可以开放的。”
“如果能谈一下低温核聚变,也就是超级能源技术的合作,当然就最好不过了。”
“情报工作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机密信息……”
……
当大洋彼岸轰轰烈烈的开展工作的时候,国际舆论继续围绕着鲨鱼号飞船的试飞讨论着。
国内的讨论也非常火热,普通人看到新闻消息,都会有一种对于国家高端科技的自豪。
在不断讨论中,鲨鱼号的基础性能、参数也被分析出来。
比如,重量超过80吨。
飞行高度超过5万米,单向加速度超过18m/s。
挂弹能力非常惊人,轻易超过五十吨以上。
一系列的性能参数,都被各种分析和小道消息爆料出来,把信息总结在一起,可以轻易得出结论——鲨鱼号是一款现有科技根本无法应对的太空战舰。
“唯一能够对鲨鱼号产生威胁的是离子对空武器。”
“但离子对空武器也会受到打击距离的限制,战斗机携带的高端空对地导弹,打击范围能超过五百公里,最高甚至能超过900公里,粒子对空武器的打击范围不一定有这么远……”
“当然离子对空武器非常隐秘,打击也是瞬间进行的,若是鲨鱼号没有提前检测到,也许就会被击中。”
“问题在于,两种军事技术都只有国内掌握……”
在舆论纷纷之时,国内也发布了鲨鱼号飞船相关的信息。
那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官说起了鲨鱼号,并谈道,“鲨鱼号是第一款确定会服役的引力飞行器。”
“各类测试已经到了后期,按照计划,第一艘鲨鱼号飞船将会在半年之内服役……”
信息,就到此结束了。
记者再提出其他问题,新闻官就不予回复了。
实际上,鲨鱼号试飞工作结束以后,国内的工作也非常忙碌,太空平台计划已经进入讨论中。
当然,暂时只是讨论。
这是大型项目初期的必经之路,需要通过会议讨论预估经费需求,对于工程量也有个预期,还要确定所需求的技术以及要求什么部门进行合作。
太空平台计划必定是多部门通力合作,并投入庞大经费以及工作量才能完成的项目。
高端的老师们都非常重视。
如果能打造出太空平台,国内的军事就直接进入巅峰,无论是防御还是进攻都已经没了对手。
如此舆论纷纷之下,张硕很低调的回到了苏东,也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源点论的研究已经陷入了瓶颈期。
在基础理论领域,电磁力、引力以及强力,已经都研究的非常透彻了。
三种力都有完善的理论,转化的科技也有多方向的发展。
当然,底层理论支持下,所能转化的科技是多种多样的,但科技转化更多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高端的研究。
张硕个人感觉,源点论相关的研究已经进入瓶颈期。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要研究最后一种力——弱力。
弱力研究,是理论和科技再突破的钥匙。
所以张硕更加重视混乱力场实验组的研究。
实验组设备的改进工作一直都在进行,正常来说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进行测试了。
到时候,能有什么发现也不清楚。
“如果仅仅是实验发现,想以此为突破口完善理论,还是很困难……”
“还需要更多人参与研究,弱力方向的研究,弱力相关理论的研究。”
张硕思考着,打开邮箱发现了一封邀请函。
那是新一次的源点论国际研究学术会议。
新一次会议又来了。
这次的会议是在首都召开的,由水木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以及新物理科技研究所一起举办。
其中新物理科技研究所是最有实力的,他们也是新物理研究方向上,仅次于源点论研究中心的物理机构。
新物理科技研究所成立还不超过三年,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