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那是桑桑,她静静地站在一旁,如同秋水般清澈。
李沛言的目光在桑桑身上稍作停留,但更多的是聚焦在她身旁的青年——东方钰。作为雨夜行动的幕后策划者,他对东方钰的背景了如指掌。他走近东方钰,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你为何要来书院?”
东方钰抬头,眼神平静而坚定:“求学之道,自当矢志不渝。”
李沛言感受到东方钰话语中的坚韧与决心,却并未显露怒意。他淡淡一笑:“你虽出身不凡,但在我唐国,一切仍需凭实力说话。书院之门,非才华横溢者不可入。”
东方钰嘴角微扬,露出几分不羁:“能否入得书院,自当由书院决定,而非他人。”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李沛言身后的官员们更是窃窃私语。其中一位官员见状,上前指责东方钰无礼,并建议书院教习将其逐出书院。
然而,书院教习却只是淡淡地瞥了那位官员一眼,平静地开口:“既为书院考生,便是书院之人。大人若无他事,还请自便。”
官员被噎得哑口无言,只得退到一旁。李沛言见状,也并未继续纠缠,只是微笑着向东方钰拱了拱手:“既如此,我便不再打扰。祝公子考试顺利。”
说罢,李沛言转身离去。宁缺见状,对书院的好感更甚,而褚由贤则在一旁松了口气,惊叹地看着东方钰:“东方兄,你究竟是何来头?连亲王大人都对你刮目相看?日后你可得罩着我啊!”
东方钰瞥了他一眼,戏谑道:“你若肯出两万两,我便考虑出手助你一次。”褚由贤闻言尴尬地笑了笑,他虽家境殷实,但两万两对他而言也非小数。
正当众人谈笑之际,钟声再次悠扬响起,这是书院入学试的最后一次召集。书院教习面容严肃地宣布了考场纪律,随后便不再多言。
东方钰心中感慨,若是前世的高考也能如此注重实才而非家世背景,那该是何等的清明。随着钟声的响起,考生们纷纷踏入教室,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东方钰也迈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