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565章 苏军援军的覆灭(十二)

第565章 苏军援军的覆灭(十二)

只见工兵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挖掘战壕,他们奋力挥动铁锹,泥土飞溅,不一会儿,一道道蜿蜒的战壕便在地上成型;

另一部分人则忙着设置反坦克陷阱,将一根根尖锐的木桩深深地砸入地下,再用伪装物巧妙地掩盖起来,让人难以察觉。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而负责搬运沙袋的士兵们,则排成一列,像接力赛一样,快速地将沙袋传递到需要加固的地方。

在构筑防御工事的同时,田常勇也没忘记安排侦察兵。“派出侦察小队,向西周散开,密切监视周边动静,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立即回报!” 他对着通讯兵大声喊道。侦察兵们迅速领命,骑着摩托车,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各个方向疾驰而去。

田常勇深知,这个公路节点是苏军撤退和增援的必经之路,毕竟苏军有大量车辆是不能远距离在草原上和戈壁滩上跑的,所以必须在此牢牢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他不断地在各个阵地间穿梭,检查着工事的构筑进度,不时地给予士兵们鼓励和指导。“大家加把劲,动作再快点!我们要在敌军到来之前,把防御工事做到万无一失!”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防御工事初步完成。战壕纵横交错,沙袋堆积如山,坦克和火炮也都己进入预定阵地,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公路方向。田常勇看着眼前的防线,心中稍感欣慰,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随后,他回到指挥车,拿起电台,准备给陈司令发电报报告己经就位的消息。他调整了一下情绪,深吸一口气,对着电台说道:“陈司令,陈司令,我是田常勇。我们迂回部队主力己抵达库德到比丘尔斯基的公路节点,并完成了防御工事的初步构筑。目前部队士气高昂,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阻击从外蒙方向撤回来的苏军以及从苏联方面增援而来的军队,请指示!”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通过电波传向远方。在等待陈司令回复的过程中,田常勇的目光始终紧紧地盯着公路的尽头,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斗,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得到田常勇回报的陈司令,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把将电台的通话器扔到桌上,大声吼道:“胡参谋!马上给宋大彪发电报,告知他迂回部队己然到位,让他们加快进攻节奏,务必一举打垮所有苏军部队!再给程军长和第五军陈军长发电报,令他们依原计划行动,对了,再给航空兵第十战斗机大队大队长李书豪发电报让他掩护进攻部队!”

胡参谋立刻立正回应“是”,旋即转身安排通讯部门发送电报。

其实八路军这套正面进攻结合迂回包抄打歼灭战的战术,堪称经典。追溯至红军时期,面对装备、兵力皆占优的敌人,红军便凭借此战术屡屡创造奇迹。

其精妙之处在于,正面部队以顽强的攻势吸引敌军主力,牵制其注意力,使敌军无暇顾及侧翼与后方;迂回部队则利用复杂地形,隐蔽快速地穿插至敌军侧后,犹如一把锋利匕首,首插敌人要害,切断敌军退路,形成合围之势,将敌军彻底包围歼灭。

这种战术对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指挥官的战略眼光以及士兵的战斗素质要求极高。各部队需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精准把握进攻与迂回的时机,保持紧密配合,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

只是由于历史上那支装备很差,火力孱弱的八路军没有能够真正的把这种战术的威力施展出来,而现在的八路军可是实力雄厚,可以尽情地施展战术。

相较而言其他国家的战术就有点不够看了,不过也只有德国人的战术能有的一比。二战时期,德国以闪电战闻名于世。

闪电战强调集中使用装甲部队、航空兵等优势兵力,以高速、突然的进攻突破敌军防线,迅速向纵深推进,在敌军尚未组织起有效抵抗时,便将其击溃。

这一战术高度依赖机械化装备的机动性与强大火力,在战争初期,德军凭借闪电战迅速征服了欧洲诸多国家。但与八路军战术不同,闪电战注重速战速决,一旦遭遇顽强抵抗,陷入持久战,其装备与资源消耗巨大的弊端便会凸显。

苏联的战术风格又有所不同。苏联军队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凭借庞大的兵力与雄厚的工业基础,在战场上展开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例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以顽强的城市巷战消耗德军有生力量,随后调集大量预备队,从两翼实施大规模反突击,围歼德军。

苏军战术强调火力压制与兵力优势,在进攻中以强大的炮火准备为先导,为步兵与装甲部队推进创造条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