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767章 大后方战略(一)

第767章 大后方战略(一)

林毅跟二爷一顿饭吃到深夜,二爷喝的有点多,跟林毅有点英雄相惜的感觉。·y,p/x?s+w\.,n\e_t~被警卫员扶回客房休息。林毅站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残月,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二爷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里,道德与策略的天平,终究需要更艰难的权衡。

而他能做的,除了等待二爷的决定,便是抓紧时间为新货币的发行做足准备 —— 毕竟,经济战场上的硝烟,从来不比正面战场稀薄。

第二天一早晨曦微露时,二爷的警卫员早早就把二爷需要携带的东西整理妥当,小院里弥漫着淡淡的薄雾。二爷揉了揉因宿醉略感发胀的太阳穴,走到堂屋时,见林毅正捧着茶杯喝着热茶,茶雾在他眼前氤氲成一片朦胧。

“小林,叨扰你一夜,我该动身了。” 二爷接过警卫员递来的军大衣,披在肩上,“新货币的事,我回去就召集人开会,物资储备和印刷分工按咱们聊的先推进。”

林毅放下茶杯,看着二爷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神,忍不住问道:“二爷,如今山西全境都在八路军掌控中,太原城防坚固、物资充裕,你们为什么不把中枢机关迁过去?在根据地腹地岂不是更安全?”

二爷听完后,先是一愣,随即低笑出声,走到院内的老槐树下,手指轻轻叩着粗糙的树皮:“小林你啊,到底是个商人,对政治博弈的弯弯绕绕还是看浅了。\x\i-a.o?s\h-u?o!h-u!a·n?g¢.^c?o′m,”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西北方向,语气沉了几分,“上头不迁往太原,正是为了西北那帮‘土霸王’。”

“西北三马和盛世才?” 林毅挑眉,想到现在西北的态势。看来zy还是想着拉拢西北这帮土霸王,毕竟西北向来是政府的统治薄弱之处。

其实林毅有所不知,眼下西北三马中的宁马马鸿逵和马鸿宾已悄然倾向八路军。这实在是形势所迫 —— 宁马势力被八路军从绥远与外蒙古方向形成半包围态势,只见八路军的坦克时常开展震慑性训练,钢铁洪流在戈壁滩上轰鸣;航空兵机群也不断飞越宁夏上空,引擎声如雷贯耳,让马鸿逵和马鸿宾早已心惊胆战。

新疆王盛世才亦面临类似局面,他已经主动授意让红军西征时进入新疆的人员联络八路军,意图结成同盟。′w¨o!d^e?b~o-o!k/s_._c_o/m*

其实在国民政府从建立到撤离大陆,国民政府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完成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在 1928 年通过 “二次北伐” 完成 “东北易帜” 后,名义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这种统一更多停留在政治符号层面,实际上全国范围内仍盘踞着众多独立军阀,且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形成了 “表面一统、内里分裂” 的复杂政治格局。

至于西北,恐怕政府在陕西和甘肃还有那么一点影响力,其他地区就只能呵呵了,甘肃在抗战时期处于相对复杂的政治格局中。早期甘肃曾受多种势力影响,其中青海军阀马步芳的势力一度对甘肃有较强渗透。

马步芳家族以青海为根基,通过军事力量向甘肃扩张,其部众在甘肃部分地区拥有实际控制力。

国民政府也试图在甘肃加强统治,派遣中央军部队入驻,形成了中央势力与地方势力交织的局面。

甘肃作为连接西北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其战略位置显着,抗战时期成为物资转运和军队调遣的重要区域,但地方势力与中央的博弈始终存在,使得甘肃的实际治理权并没有完全集中于国民政府手中。

青海的核心势力是马步芳家族为首的 “西北三马” 之一。马步芳以军事力量为支撑,在青海建立了家族式的统治体系。其军队被称为 “马家军”,以骑兵着称,内部组织严密,带有浓厚的家族和宗教色彩。

抗战爆发后,马步芳表面上拥护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曾派遣部分军队出省参战,如马步芳的堂弟马步青率领的骑兵第五军等,在黄河沿岸等地参与防御作战,对阻止日军西进有一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马步芳始终将维护自身在青海的绝对统治作为首要目标,对国民政府的政令往往选择性执行,确保青海的军政、经济等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方割据局面。

宁夏的主导势力是 “西北三马” 中的马鸿逵。马鸿逵在宁夏实行家长式统治,被称为 “宁夏王”。他掌控着宁夏的军政财权,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统治网络。

抗战时期,宁夏地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