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里。
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帕米尔高原就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成为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
当时汉朝通过设立西域都护府,将包括帕米尔在内的西域地区纳入管理体系,保障商路安全,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唐朝时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其管辖范围延伸至葱岭(帕米尔古称)以西,唐朝军队在此驻军设防,进一步巩固了对这一区域的统治。
元朝时期,帕米尔高原隶属岭北行省,元朝统治者通过建立驿站、推行赋税制度等举措,加强了对高原的控制,使得帕米尔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到了清朝,帕米尔高原的主权归属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巩固。1759 年,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部与大小和卓叛乱后,在帕米尔地区树立纪功碑,并设立卡伦(哨所)与鄂博(界碑),驻军巡逻、征收赋税,清晰地行使着对这片土地的主权。
清朝官方文献如《皇舆西域图志》与《大清一统志》,均将帕米尔列为中国领土,明确其边界东至喀喇昆仑山口,西至喷赤河,北起天山南麓,南抵兴都库什山脉。此时的帕米尔高原,完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