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确认道,“宝儿真的想临爹爹的字?”
“恩,宝儿照着爹爹方才写的那几个字练就是了。”小染青点头说道。
“不行,方才那几个写得太草率了,爹爹现在就再写一份给你。”苏长风说着就回到了自己座位,铺了张新纸又磨足了墨才慎之又慎的写了起来,那郑重的模样就差没沐浴焚香了。
看着认真的苏爹爹,小染青不禁汗颜。其实,她只是不想临李丘的字而已……
“老爷,大少爷来了。”苏长风刚写完最后一个字,守门的金石就通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让他进来吧。”苏秉文看书遇到不懂的地方经常会来书房找他,苏长风早已习以为常。
“见过爹。”苏秉文进了屋像往常一样行礼,只是手上却没有带任何书籍,“儿子有事想与爹商量。”
“哦?”苏长风意外了,看儿子慎重的样子应该不是小事。于是他将写好的字递给小染青,说道,“宝儿,爹爹和大哥谈点事,你先乖乖在这里练字知道吗?”
“恩,”小染青点点头,拿起笔有模有样的练了起来,耳朵却注意着苏秉文那边。
“文儿,我们去那边说吧。”苏长风领着苏秉文到书案对面的红漆椅子上坐下,又让金石端来了茶水,“说吧,何事需要与为父商量?”
“爹,若是这次秋闱过了,儿子想出去游学。”苏秉文终于下定决心般的道出了自己的打算。他早在两年前就以十一之龄通过院试,成为了江南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秀才。十日前又去东州城考了乡试,如今正在等候放榜。
小染青笔下一顿,写到一半的“玄”字就此报废。从东州城回来之后大哥就有些不对劲,没想到竟是为了游学。游学的士子在大秦也并不少见,只是大多年满十六之后才会作此打算,且大多会结伴而行。可她家大哥今年才十三,怎么会这么早就生出游学的念头?
“游学?”苏长风也是一愣,问出了小染青的疑惑,“怎么突然想到游学了?”
“儿子此番去东州城赶考的时候结实了周刺史的三公子,允慕兄刚刚结束了三年的游学,给儿子讲了许多途中的见闻。一番谈话下来儿子方知自己见识之浅陋,当下惭愧不已。”苏秉文说着抬起头来直视苏长风,目光蓄满坚决,“回来后儿子想了很久,觉着若是再这样守在这方寸之地成日看书,只会成为那井底之蛙的蠢才或是纸上谈兵的庸才。儿子不想做那样的人,因此才想学允慕兄出去游学,好增长见闻。希望爹能够成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的确是个丰富阅历的好法子,为父当年也曾与二皇子殿下一道游学过一年,受益良多。”正是多亏了那次游学他才有机会认识王氏,并互许终生。“只是文儿,游学并不是游山玩水。为父不会给你太多盘缠,也不会派许多下人跟着。很多事都要靠你自己,到时会很辛苦。且如今虽说天下太平,但宵小匪类还是存在着的。你在游学路上很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甚至危及性命,这些你可曾考虑过?”
“儿子醒得,”这些他早就仔细考虑过了,“儿子本就是想通过游学历练一番,丝毫没有存游玩的心思,并且也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这点请爹放心。至于路上的安危,儿子这些年跟着爹和云叔叔习武,虽多有懈怠,但也打下了些武功底子,自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恩,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为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苏长风又沉吟了一会儿,补充道,“但你娘亲那边,还是要你自己去说,为父不会帮你。”若是他去张着个嘴,睡半个月的书房是免不了的。
“儿子自是不敢劳烦爹,待放榜之后若是侥幸中了举,儿子便亲自去跟娘说这事儿。”苏秉文回道。
见儿子心意已决,苏长风又叮嘱了几句便让人回去了。
“金石,去让竹生过来一趟。”大儿子的才学苏长风很清楚,如无意外,此番必然中举。出外游学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这期间的种种准备他得从现在开始安排起来才行。
“是,老爷。”金石领命寻李竹生去了。
“爹,大哥要游学?”小染青再没心情习字,放下笔问向苏长风。
“恩,”对着女儿,苏长风很自然的缓了面色,“宝儿还不知道游学是什么吧?爹爹告诉你,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