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门沟通沟通啊,我都懒得写这种事儿。”张兰说道。
“那你写写农村的事儿呗,我有个线索,我觉得挺好的。”大庆说道。
“别卖关子,赶紧说。”张兰催促道。
“港商蔡嘉盛想去连城县柏会乡搞住宅开发,那里风景很好,他还想着趁着县里正搞旅游开发的机会,在那里建个酒店,多好的事儿啊,开发住房能给那个穷地方投资不少呢,盖房子既能在农闲时给农民们找下零工干,酒店又能解决当地青年就业,这个好人好事可以写写不?”大庆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柏会我去过,景色美是美,但……这个港商脑子有病吧?那么偏僻的地方,房子盖了给谁住?他是去扶贫的吗?”张兰疑惑道。
“人家要盖大别墅,卖给咱阳江的有钱人避暑、度假用的。”大庆说道。
“度假?哎,我是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一睁眼就是工作,走到哪里都惦记着身边的事物,关注着社会动向,每天都在工作,我才最该度假呢。”张兰说道。
“那你去柏会那里住些日子不就好了,现在景色正好呢,不冷不热的,挺适合出门儿散散心的。”大庆建议道。
“你这个木头脑子,我开玩笑的你还当真了,我是那种喜欢享乐的人嘛!”张兰说道。
“大记者,忧国忧民,觉悟高,我知道的。”大庆笑着说。
大庆怕打扰郑院长工作,和张兰出了他的房间,来到一楼的包间里说着话,上午十一点多张宏宇、郑丽丽、张宏业也到了,几人也不饿,就在房间里相互客套了起来。
“宏业大哥,上次新天地的事儿没帮您弄成,不好意思啊。”大庆开言表示歉意道。
“没事儿,阳江又不是就这一家民营建筑公司,小五已经帮我把他们区的建筑公司弄妥了,现在他们区办的建筑公司已经正式改名叫宏明建筑有限公司了。”张宏业说道。
“今天请大家来吃顿饭,一是对郑院长表示感谢,二是你们一家人对我帮助很大,我也不大会说什么场面话,就当是聚聚,跟你们多亲近亲近”大庆解释道。
“你这个人,说话没头没脑的,话题变的也太快了。”张兰对大庆突然这么客气不满道。
“我嘴笨,不会说,呵呵。”大庆不好意思的说。
“丽丽,你怎么不带亮亮过来?”郑院长问道。
“他奶奶想他了,接到常山去了,走了有半个多月了。”郑丽丽说道。
“过两天我就去松会了,本来想着看看我外孙的,等回来了吧。”郑院长有些惋惜道。
“爸,您在哪里试种的药材怎么样了?”张宏宇关心的问道。
“暂时还不错,只要不再有大的自然灾害,应该没问题。今年我帮你联系了农业厅和卫生厅,估计东湖农业大学和东湖医学院阳江分院马上就立项了,到时候也能有一部分科研经费用来做这些事情。”郑院长说道。
“郑叔叔,您又给阳江带来了福音啊,也给我的建筑公司带来了机会,宏宇和我都该感谢您才是。”张宏业说道。
“别总嘴上说,郑叔叔就想知道你能捐多少款。”张兰接机说道。
“这个?我……”张宏业语塞道。
“兰兰,你别总是强人所难,说话这么刁钻。”郑院长解围道。
“不是的,郑叔叔,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洽谈百货大楼的工程,国贸大厦的工程也快要接手了,所以资金可能一时半会儿周转不开,等这两个工程完了,我一定给您搞个科研基金。”张宏业说道。
“百货大楼不是市第一建筑公司的项目吗?爆破那天我还见到他们弄的围挡呢。”大庆好奇的问道。
“他们现在不是跟周围的居民闹矛盾了嘛,那些住户总去工地上讨说法也不是个事儿,影响建设速度不说,还可能有危险,所以建设局准备换个施工单位,我们正在努力争取。”张宏业说道。
“国贸大厦不是也确定建设单位了吗?”大庆又问道。
“省一建的项目,我们从他们手里接了一部分,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开工了。”张宏业说道。
“现在的阳江,只要是搞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