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如此这般的盛世繁华 > 第96章 成长的执着与谋略(三)

第96章 成长的执着与谋略(三)

?”大庆关心的问道。

“哼,要是我在单位受了欺负,那个老东西不会不帮我,除非他退休了。”李文慧信心十足的说道。

“你高兴就行,既然离开他家了,以后也就别设计高玉清了,省的你看见他心里生气。”大庆为李文慧着想说。

李文慧听了大庆的话后,轻哼着说:“你也太小看我了,没有什么事儿我不能忍的,就高玉清那脑子,我想糊弄他,动动脚趾头就够了。我不但要继续接触他,我还要讽刺他、挖苦他、让他仅有的一点儿智商都拌着饭吃了,我就是一心想让他下大狱!”

“你要是生在唐朝,就是武则天的坯子。”大庆笑道。

“别看咱俩认识两年了,其实你不了解我,我虽然经历了不少烂事儿,身心都受过摧残,但是我能扛得住,我不用人同情我、可怜我,我需要的就是一点安全感、信任感,绝非怜悯。”李文慧说。

“不说这个了,太沉重,我有点事儿找你商量。”大庆说道。

“你现在的表情我很喜欢,一副满是求知的脸,这能让我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李文慧高兴的说。

“宏明的人对我们县里刚发现的矿山很感兴趣,甚至可以说起了贪念,我托人打听了,县里准备搞一个县直属企业,这样利税更多。我不知道宏明得不到这个矿,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大庆说道。

“看怎么说了,如果他们占了这个矿,虽然一时的投入比较大,但矿山就是个资金奶牛,一旦开工,现款就源源不断的来了,他们很快会变的更有实力。得不到的话,就还是现在的样子。”李文慧分析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那就是好事儿了呗。”大庆听后说。

“你们县里以前没探过矿吗?”李文慧问道。

“听说是勘察过,专家们说都是贫矿,没什么开采价值。但是老百姓们不这么认为,你知道吗,这次发现矿脉的地方叫铜冶,青铜器的铜,冶炼的冶,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有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铜冶就是青铜工业的重镇。你想啊,那个时候的运输又不发达,炼铜、制造铜器肯定要离铜矿近一些的,否则效率太低了。”大庆根据自己所知分析道。

“你最好去当地走走看看,这个事儿咱们不好搞什么小动作,了解点儿情况,以备不测吧。”李文慧说道。

“哎,做点儿事儿怎么这么难啊,想着自己还要防着别人,要是没有你帮我出谋划策,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庆说道。

“咱们的建材市场生意不错,年底抓紧跟你们邻村谈谈服装批发市场的事儿,这个项目要是妥了,咱们就算是建筑上拿不到多少工程,最起码也饿不死。还能蓄势待发。”李文慧说道。

两人谋划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大庆便回老家去了,等来到了铜冶村,已经快中午了。大庆印象中,这个村里有一个自己远房的表舅,他在村口的供销社里割了十斤猪肉,打听着找到了表舅家。

农村的石头房子很是结实,砌房子用的大花岗岩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村里民风淳朴,家家大门都敞开着,时不时有串门的邻居来往,或拉拉家常,或扯扯闲篇儿。大庆进门之后,看着正在院子里喂鸡的中年人,憨笑着说道:“表舅,还认得我吗?”

“你是?”中年人看大庆有些面熟,但又不敢认。

“我是陈家沟陈有财家的儿子,我叫陈大庆!”大庆自我介绍道。

“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大庆,你快坐,你快坐。”表舅想起了大庆,赶忙热情的说道。

大庆将手上的猪肉放到了厨房,自来熟的搬了个木墩子坐在了院子里,问道:“表舅,你这日子过得还好?”

“比不了你们村儿,你们那里早年间就是市郊,有点什么农副产品都能到市里卖了,补贴补贴家用,铜冶这地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净荒山,交通又不好,一年到头打下的粮食刚够吃,凑合着过吧。”表舅哀声叹气的说。

“咱这儿马上开矿了,以后日子肯定好过了。”大庆说道。

表舅看了看大庆,想开口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思量了一会儿,客套的说道:“我记得前年过年去你家走亲戚,你爹说你进城当公安了,怎么有空来铜冶转悠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