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大气,你放心,我既然说了,我就肯定要办,建筑用工的事儿,我们村民就算义务劳动了!”王支书赶忙接话道。
大庆听了几人的话,说道:“我们这里偏僻,说是城里了,其实就是个城乡结合部,想发展就要靠自己想办法,刚开始,把新天地公司介绍给村里,说实在的,我心里也没底,现在看到两位支书都这么器重李经理,我也为有这样的朋友自豪,来,我敬大家一杯。”
等众人喝完,李文慧开口道:“王支书,一会儿请陈支书把我们公司跟陈家沟村签的合同拿给你看看,如果没什么异议,我们就按这个合同来,跟王井村也签合同。”
“行,行,我信得过你们。”王支书开口道。
胡永刚、张彤、许建设闷头吃着饭,陪陈广志喝着酒,看到李文慧把事情办的挺漂亮,心里也都佩服不已。胡永刚好奇的说道:“陈家沟附近几个村不是都归红桥区了么?别的村子要是也来找咱们公司怎么办?”
陈广志听了笑道:“农村人有农村人的优点,朴实、勤劳,但是也有农村人短视的地方,不是每个村都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干一件事儿的,起初我们村集资的事儿不是就弄不成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给村里人做了不少工作,最初也是想集资干点儿事情,可是我们这里比不上那些平原县的村子,土地贫瘠,产出不多,村民家里没什么结余。我们村里也是看到陈家沟的实惠了,村民们才吵嚷着也想学学广志哥的办法。”王支书补充道。
等王支书说完,陈广志又道:“有些目光短浅的人,看你们挣钱眼红,宁可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也不赞成村里跟你们合作。咱们阳江城乡结合处的村子不少,我们算是最穷的,穷则思变嘛,越是富裕点儿地方,人们生活差距越大,越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张彤听到这里,来了兴致,大大咧咧的说道:“可不是嘛,跟着我们干活的工头老王,本来是造纸厂的工人,这两年跟着我们干建筑,也挣了不少钱,他家就是江东那边城郊的,他们村里要集资搞猪场,老王想多拿点儿钱,占个大股,可是没成想,有些拿不起钱的人嫉妒他,死活就是搅和的村里开不成这个猪场,老王一怒之下,自己家干去了。”
许建设笑着说:“幸好是他个人弄了,我们才有口福,今年过年能吃上小乳猪了,要是集体的,他也没法给我们送这么金贵的年货,呵呵。”
“这种人哪儿都有,自己不努力,还不想别人好,雪中送炭不会,落井下石比谁都积极,我们单位就有这样的人,你总得一边防着他,一边敬着他,累啊。”大庆心力交瘁的说道。
陈广志说道:“现在不都流行停薪留职下海吗?要不你也这样好了,趁年轻,闯呗。”
大庆听了摇头道:“我可不敢,我爹做梦都想让我干公安,我也不知道哪来的福气,阴差阳错的还真干上了,我要是停薪留职下海去,还不把我爹气死啊。”
“陈局还是干公安好,能给我们把着舵,我们也有干劲儿。”许建设说道。
“呵呵,你们的事儿我听小胡说过,别总想着自己以前什么样儿,现在你们都是有为青年,等过两年建材市场更好了,我还想请你们公司给我们村盖楼呢,到时候村民都住上了楼房,腾出的地方咱们再琢磨干点儿事儿。”陈广志说道。
““您真是好干部啊,什么时候都不忘村民,不忘村里的发展,要是机关里的人都像您一样,咱们阳江经济水平肯定全国第一了。””李文慧赞道。
“我就这么点儿本事,管好我们村儿的事儿就不错了,没你说的那么高尚,我只要到闭眼的时候,全村都来送送我,我就知足了。”陈广志说道。
“叔,看你说的,日子过这么好了,你想什么闭眼的事儿啊,对了,今天怎么不见强子?”大庆问道。
“这个混账小子,别跟我提他,想想我就生气。”陈广志说道。
“怎么了?强子干什么让您生气的事儿了?您跟我说说,等我见了他我说他去。”大庆说道。
“他非要把家具厂卖了,说这个钱挣着太累。光惦记着开矿,半年了,他看县里迟迟没有什么动静,说什么也要学新天地公司,自己去跟铜冶村签合同去了,最近来了好几拨想买家具厂的人了,哎。”陈广志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