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就已经注定。
他所要做的,只是耐心的,欣赏这个过程。
张青松和归辛树躬身退下,两人走出书房时,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们再次深刻的认识到,与主上为敌,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情。
而能追随这样一位主上,又是何等的幸运。
书房内,重归寂静。
秦浩缓缓的坐下,端起一杯早已凉透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他的神念一动,仿佛与整个天地都合为一体。
浩然正气,流转于心。
他非圣贤,却行圣贤之事。
以雷霆手段,行霹雳菩萨心肠。
他要的,不是一时的征服,而是一个由他亲手缔造的,永恒的秩序。
西域,草原……
不过是他全球布局的,下一个棋子罢了。
大秦西境,铁门关。
风沙,常年吹拂着这座雄关的墙垛。
天刀赵应天,一身戎装,手按着腰间的长刀,站在关墙之上。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接到了来自京城的命令。
太孙的命令。
撤军。
而且是把防线后撤三十里,将铁门关这座最重要的前哨,变成一座近乎不设防的孤城。
“将军!”
副将的声音,带着无法理解的困惑。
“我们……真的要撤吗?斥候来报,西域人最近很不老实,他们的游骑兵,已经好几次出现在关外二十里的地方了!”
赵应天没有回头。
他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关外那片黄沙。
撤?
他从军三十年,信奉的只有一句话。
寸土不让。
可命令,是太孙亲自下的。
那个年轻的,甚至有些过分的统治者。
那个以一人之力,兵不血刃瓦解了中原联盟的妖孽。
赵应天不懂什么心理战,什么经济战。
他只知道,兵力空虚,敌人就会趁虚而入。
这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
“将军,兄弟们……人心惶惶啊!”
副将又说了一句。
赵应天猛地转身,眼神里的刀光,几乎要将副将劈开。
“慌什么!”
“执行命令!”
他的声音,像是炸雷。
“太孙的决定,也是你能质疑的?!”
副将吓得一个哆嗦,不敢再言语。
赵应天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他不是质疑,他是不解,是恐惧。
他怕,怕太孙走错一步。
这一步,可能就要用无数大秦将士的鲜血去填。
可他,只能执行。
因为那是秦浩。
那个人的威严,早已深入骨髓。